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2019年,全球药企大型并购为何接连不断?
2019年,全球药企大型并购为何接连不断?
热门推荐: 非核心业务 大型并购 全球药企
来源:制药网
  2020-01-13
由于1级市场价格高以及高质标的日益减少,以增厚利润为主的大体量并购难度较大;就企业战略而言,传统企业向新兴领域的并购或风起云涌,比如互联网医疗、新技术新模式,1级市场将成为二级市场的并购风向标;另外,海外并购也可能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从全球市场来看,药企之间的并购趋势正在加强。尤其是2019年,俨然成为了全球医药行业的并购大年。仅在年初,就出现了两笔大额并购交易,分别是百时美施贵宝740亿美元收购新基以及礼来80亿美元收购Loxo Oncology。
 
  事实上,药企龙头们的并购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是顺应行业的发展方向。而回顾2019年全球药企龙头们的并购交易情况,笔者发现2019年,全球药企大型并购不断,主要由3大原因导致。
 
  药企加速剥离非核心业务
 
  2019年,受“4+7”带量采购及专利到期影响,众多药企开启了“卖卖卖”模式。加速剥离非核心业务,让自身更加聚焦于核心业务。例如,今年诺华拟以7.9亿元转让剥离技术与药品开发资产后的苏州诺华制药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给九洲药业,GSK将其苏州工厂以及乙肝药贺普丁出售给复星医药等。
 
  实际上,跨国药企战略调整和业务剥离早已不是新鲜事。早在2014年,诺华就以2.75亿剥离旗下流感**业务;同年,拜耳以14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默沙东旗下保健消费品业务;2016年,英国制药企业葛兰素史克出售集团中国区持有的南京美瑞制药股权、美瑞工厂及与三种泌尿产品有关的当地生产和供应业务……
 
  总体来看,过去跨国药企总是追求扩大化、多元化,而现在,这些企业逐渐在回归核心业务,并越来越聚焦创新药。从近年来跨国药企的动作可以明显看出,其重心在向创新药转移。未来,创新药或成影响药企销售额的致胜法宝。
 
  肿瘤药领域成药企布局热点
 
  近年来,抗肿瘤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抗肿瘤药物等创新药物的研发,尤其是对PD-1/PD-L1抗体的研发热情高涨。有分析公司预测,未来5年,肿瘤治疗药物仍然是全球销售中较好的领域。
 
  因此,作为颇受药企欢迎的领域,除了有2000多个肿瘤治疗药品和**正处于不同研发阶段外,其也理所当然贯穿了2019年这一年的药企大型并购头条:从2019年1月宣布的肿瘤巨头百时美施贵宝和新基的合并,以及礼来80亿美元收购肿瘤公司Loxo;再到年底默沙东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rQule、赛诺菲25亿美元收购Synthorx。
 
  整体来说,各大药企一直都在不断扩充自身的肿瘤管线,为抢占市场做准备。未来,这一趋势也或将继续保持。而国内药企要想在这块市场中拥有更多的份额,仅凭政策利好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尽可能地用研发新药,尤其是靶向药,来开辟更广阔的市场。
 
  追“新”成药企并购趋势
 
  近几年,大型制药企业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专利悬崖。例如,2018年7月,强生集团新任CFO Joe Wolk表示,“在大约15个月内损失了近30亿美元的收入。”由此,制药巨头们不止越来越依赖创新重磅药物上市拉动业绩,追逐新技术、新模式的并购方向也日渐成为其市场发展战略。
 
  由于1级市场价格高以及高质标的日益减少,以增厚利润为主的大体量并购难度较大;就企业战略而言,传统企业向新兴领域的并购或风起云涌,比如互联网医疗、新技术新模式,1级市场将成为二级市场的并购风向标;另外,海外并购也可能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其中,伴随着“互联网+”的横空出世,互联网医疗引发上市公司在内的各路资本的共鸣,或成为今年健康医疗服务行业的投资大热门。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