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S伟的伟 金笔奖|无菌区环境、人员行为和物料管理

金笔奖|无菌区环境、人员行为和物料管理

作者:S伟的伟  来源:CPHI制药在线
  2025-05-16
对于无菌生产来说,一个运行稳定且环境达标的洁净室至关重要。

2025金笔奖入围作品

       对于无菌生产来说,一个运行稳定且环境达标的洁净室至关重要,洁净室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清洁环境,是控制产品污染与交叉污染的最有用的工具之一,通过对洁净室内的空气悬浮粒子、微生物等进行受控管理,从而限制了环境对产品的污染。

       洁净区的环境控制

       洁净室环境的保持可防止污染物引入、产生和滞留。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进入室内,为防止污染,控制进入室内的空气中所含的粒子数越少,所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就越多,比如采用可高级别的高效过滤器,更高的换气次数,采用全新风系统,气流形式采用层流等。

       其次关键操作间要保证适当的压差梯度,为了防止“脏”空气污染“干净”空气,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是使用“干净”的空气来置换“脏”的空气。使高级别区域的空气流向低级别区域,形成不同区域的压差梯度。

       为了确认压差设置是准确的,首先你安装的压差监测计应该是准的,示值是正确的,当通过压差来建立梯度时,应考虑下列因素:压差满足GMP 和设计标准中规定的最低值以外还要有冗余、当气锁门打开时可接受的压差变化、来自洁净区的漏风量(沿着门四周的渗漏)、跨越不同区域或影响室内压力的设备对压差的影响、门打开或关闭的可能延续时间(即压差短暂损失)、对压差失效报警的响应程序,当环境失去压差到达一段时间后系统要触发警戒信息并采取相应动作。提醒现场人员及时关闭门。维持单向气流是为了保护无菌设备表面、容器密封系统和产品。破坏关键区域的单向气流的路径会对产品的无菌性构成威胁。

       进入洁净区的人员管控

       通过对人体释放总微粒数的控制有助于加强对洁净室内微粒及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无菌区所使用的工作服应不会脱落颗粒物,必须了解工作服对操作环境条件所产生的影响,洗涤次数也应考虑。对员工及其更衣程序进行良好的培训,有助于降低无菌区产生微粒的风险。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当与所从事的工作和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相适应。在无菌生产洁净区更衣区域的醒目位置张贴标准的更衣说明或更衣流程图,以更好地指导员工进行更衣操作。

       洁净区更衣资质确认应作为洁净区操作人员资质确认的一部分,确保只有经过专门培训并经批准获取洁净区更衣资质的人员才可进入无菌生产洁净区,并定期评估工作人员的更衣效果。

       无菌工艺取决于人员的操作方式,即不干扰气流,尽量减少颗粒的产生,并且不通过对产品接触设备或部件的不当处理将生物负载引入到工艺中。只有在成功参与无菌工艺模拟后,才应允许无菌操作人员进行干预。操作者应在无菌工艺模拟中执行预先确定的、会在批生产中执行的一套或几套关键任务,并且无菌工艺模拟的结果应是成功的。

       洁净区人员行为,为了成功地防止生产区域的污染,操作员必须始终遵守适当的洁净室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首先人员应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参加体检,只有身体健康的人员方可进入生产区操作,人员在洁净区内的各种动作,都会产生微粒和微生物的脱落,可能会对无菌产品质量带来极大影响,风险极高,企业应建立相应规程来规范无菌生产洁净区人员的行为,最大 程度降低污染物的发散,从而降低对产品的污染风险。

       例如:动作幅度不应过大,禁止做与生产无关动作,人员动作幅度和速度的增加,将直接导致人体发 尘量的增加,因此人员在A/B 级洁净区动作需缓慢且小心,应避免无目的的走动。手臂姿势,无操作时,双手小臂应端平并保持在腰部以上,不得下垂、叉腰或夹在腋下。

       开关门,如有可能,洁净区内可以安装感应门,减少开关门人为操作。洁净区内所有开关门的操作,应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建议使用肘部、前臂、背部等身体部分来完成,避免交叉污染。

       除工作需要,应尽可能避免过多的说话或交谈。不得用身体或设备阻挡回风口,应尽量在适当的侧面进行操作,不得阻碍单向流的流向或路径,避免接触非必要表面,不得倚靠设备设施或墙面,人员间应尽可能保持一段距离,尽可能不接触本人或他人无菌服的任何部位。绝不允许躺或坐在地面,所有掉落或接触到地面的物品在该批生产过程中不得用手触摸,更不能再次捡起使用,生产结束后才能对地上的工具、仪器及物品进行必要的处理,并妥善保存。

       进入洁净区的物料管理

       洁净区料传递,洁净室内的物品在进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物品的外包装如纸张类容易脱落颗粒物的包装是禁止进入洁净室的,洁净室内仅可以使用专用的纸张和笔记本,像铅笔之类的坛产生微粒,绝 对不可以在无菌室内使用。像操作规程之类的文件,则可以采用塑封的方式,再在洁净区内使用。

       物料进入前采用擦拭的方式,将要带入洁净室内的工具和物品的外表面,有必要将其微粒数量降到最低,所以必须擦拭其外表面。并放置在紫外灯下照射消毒。

       保护无菌部件,应将部件分阶段和分组进行组装,以使组装顺序一致,从上到下,从后到前,以保护所有无菌部件。在组装过程中,与产品接触的无菌部件应维持受保护的状态,直到组装完成。在两次使用之间,无菌工具应保持在A级条件下,并以防止污染的方式进行维护(例如,放在已消毒的容器中),或应予以更换。只要有可能,部件应一起灭菌,以尽量减少组装期间的无菌连接。

       管理手套,应始终遵循常规的手套消毒技术和频率以及重新戴手套的活动。至少在辅助支持性区域应戴单手套。在所有常规无菌工艺区域应戴双层无菌手套。每次进入A级洁净室时应戴上一副新的无菌手套。在戴上手套和进行干预之前,应检查手套的完整性。如果在戴上手套时发现损坏(如洞、撕裂),应立即更换手套。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损坏,操作者应按照既定的基于风险的程序更换手套,同时限制对操作的任何污染危险。

       作者简介:@S伟的伟,制药行业从业人员,先后在制药企业从事过药品检验、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计量检验等工作,现就职于国内某制药企业,从事口服固体制剂的质量体系管理工作。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