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小饼 市值再破千亿,石药迎来黄金时代

市值再破千亿,石药迎来黄金时代

热门推荐: 石药集团 BD ADC 授权合作
作者:小饼  来源:CPHI制药在线
  2025-06-16
5月底,石药集团发布的一份潜在授权合作公告显示,包括EGFR ADC在内的多款产品正在磋商BD,共涉及3项潜在交易;每笔交易的潜在首付款、里程碑付款以及商业化分成约为50亿美元,其中一项交易已处于后期阶段,预计2025年6月完成。

石药迎来黄金时代

       最近医药圈除了火爆的PD-(L)1/VEGF双抗交易外,最受关注的要数石药集团了。5月底,石药集团发布的一份潜在授权合作公告显示,包括EGFR ADC在内的多款产品正在磋商BD,共涉及3项潜在交易;每笔交易的潜在首付款、里程碑付款以及商业化分成约为50亿美元,其中一项交易已处于后期阶段,预计2025年6月完成。

       当时,业界曾认为石药在BD落地前就提前公告的这一行为,十分突兀,认为是在画饼。然而很快,石药便开始兑现这一承诺。

两笔交易落地,市值再破千亿大关

       6月6日,第一笔交易落地。韩国LigaChem生物科学公司宣布,已从NovaRock  Biotherapeutics (新石生物)获得两项新型抗体的全球独家权利,用于针对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等实体瘤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研发。

       新石生物是石药集团中国香港控股公司旗下的一个生物大分子创新研发公司,已与药明合联、三星生物等全球CDMO企业合作加速临床转化。出于保密考虑,本次交易的具体财务和技术细节并未公开。不过业界有猜测本次授权产品可能是靶向CDH17的ADC。

       CDH17是一种与CLDN18.2相似的靶点,在超过50%胃癌、90%~95%结直肠癌、53%胆管癌,50%胰腺癌及部分肝癌中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CDH17仅位于并局限于肠上皮细胞之间紧密连接的侧膜上,从而降低了脱靶毒性,是一种理想靶点,国内多家药企已布局。

       此次交易之后,6月13日,阿斯利康宣布与石药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针对高优先级靶点展开合作,旨在推进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新型口服候选药物的发现与开发。石药集团将获得1.1亿美元的预付款,并有资格获得最高16.2亿美元的潜在开发里程碑付款以及最高36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付款等,总额超53.3亿美元。

       根据协议,石药集团将利用其AI引擎双轮驱动的高效药物发现平台开展研究。该平台利用AI技术分析靶向蛋白与现有化合物分子的结合模式,并进行针对性优化,旨在筛选出高效且具有优异开发潜力的小分子,这些药物有望治疗慢性疾病。

       石药和阿斯利康之前就有过合作,2024年10月,阿斯利康引进石药一款临床前小分子脂蛋白(a) (Lp(a)) 抑制剂,首付款为1亿美元,里程碑款为19.2亿美元,还有一定比例的销售分成,交易总金额超20亿美元。

       以上两项交易落地后,石药股价大涨,市值终于再次逼近千亿港元。遥想石药第一次突破千亿大关的时候,还是在2017年。而后,石药经历了一系列动荡。

遭遇集采重创,急寻新的增长点

       石药集团成立于1997年,最初以原料药起家,后转战仿制药。2005年,石药的当家花旦恩必普(丁苯肽)上市,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成为脑血管领域第一个拥有知识产权的国产1类新药。从上市到现在,恩必普一直是石药的核心支柱产品。不过,恩必普除了面临仿制药竞争外,还有集采降价压力。同样地,其余核心管线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多美素)、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克艾力)、国内首个长效升白剂津优力等,均遭受集采降价压力。

       和很多老牌药企一样,石药也开启了由仿转创的征程。为了快速补位创新药,石药开启买买买模式。2022年10月,石药与和铂医药达成协议,石药将获得和铂的巴托利单抗在大中华区开发、制造及商业化的独家权益;巴托利单抗是一种抗FcRn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可以选择性地结合及抑制FcRn。FcRn在防止IgG抗体降解中扮演关键角色。高水平的致病性IgG抗体会诱发多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巴托利单抗用于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已获NMPA受理。

       2024年9月,石药与康宁杰瑞达成合作协议,获得后者的JSKN003在中国内地(不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或中国台湾)开发、销售、许诺销售及商业化权益。JSKN003是一种靶向HER2的双表位ADC,具有更强的内吞诱导及旁观者杀伤效应,使其在HER2表达肿瘤中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JSKN003正在澳大利亚开展I期临床研究,在中国进行III期临床研究。另外,石药还承担了海和药业的1类新药海益坦(MET-TKI)的商业化推广等。

       外部合作之外,石药在自研上也在发力,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石药研发投入分别达到39.87亿元(+16%)、48.30亿元(+21%)、25.42亿元(+10.3%)。

       重金投入下,石药收获满满。目前有明复乐(注射用重组人TNK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多恩益(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多恩达(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意舒宁(硝苯地平控释片)、戈瑞特(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等创新药为公司带来了可观收益。

       凭借多款创新药上市,石药正在走出转型阵痛期。

石药还有哪些期待?

       除以上创新产品外,石药集团还提交了创新纳米制剂SYHX2011的上市申请,目前已获NMPA受理。SYHX2011是以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为基础,采用专利技术开发的创新型纳米制剂,适应症为用于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6个月内复发的乳腺癌(除非有临床禁忌症,既往化疗中应包括一种蒽环类抗癌药)。

       石药另计划提交HER2双抗KN026、长效GLP-1 TG-103等10个新上市申请。另外石药还有巨大的ADC产品矩阵、在国内处于第一梯队的小核酸药物、以及治疗性mRNA疫苗的开发等。

       在严肃医疗之外,石药还涉足了消费医疗行业。由石药和国方联合发起的石药国方先导基金,在今年5月份独家投资了君合盟生物,这是一家专注于重组蛋白创新药物及合成生物学领域创新产品开发的生物科技公司,研发管线围绕严肃医疗、消费医疗、代谢等拥有广阔市场的前沿蛋白药物领域,已实现包括重组I/III型人胶原蛋白原液及制剂、重组A型肉毒毒素等在内的高端重组蛋白产品的规模化放大。

       石药集团通过外部引进+自研双轮驱动模式,不断迭代着自己的产品护城河。当前,这家老牌药企正在完成它由仿到创的转型,即将迎来属于自己黄金时代。

       主要参考资料:

       1、石药官方公告、石药半年报

       2、Guo Y, et al.Prognostic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value of 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in breast cancer: a meta-analysis.

       3、Safety,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TG103, a novel long-acting GLP-1/Fc fusion protein after a single ascending dose in Chinese healthy subjects. Eur J Pharm Sci.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