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石药入局,这家上市药企「起死回生」

石药入局,这家上市药企「起死回生」

作者:苒苒  来源:赛柏蓝
  2025-06-16
6月12日晚间,ST景峰(000908)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将于6月13日开市起停牌一天,自6月16日开市起复牌并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6月12日晚间,ST景峰(000908)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将于6月13日开市起停牌一天,自6月16日开市起复牌并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这意味着其股票简称将从“*ST景峰”变更为“ST景峰”,成功实现“摘星”。

       摘星后的ST景峰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仍为5%,将继续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重整路上,摘星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摘星后的ST景峰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仍为5%

净资产转正 依旧面临新的挑战

       据了解,景峰医药能够成功“摘星”的核心原因在于其2024年期末净资产由负转正。其2024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转正至8179.6万元,同时实现营业收入4.16亿元。而就在一年前,2023年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导致公司自2024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此外,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对景峰医药2024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虽然报告中提示了持续经营风险,但审计意见类型的改善为其摘星创造了条件。

       然而,摘星并不意味着景峰医药的完全康复,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是最核心的隐忧。

       景峰医药的前身可追溯至1998年成立的益佰制药,由实控人叶湘武及其前妻窦啟玲等人共同创立。2009年,叶湘武以9903万元的价格从前妻及其他合伙人手中收购了上海佰加壹医药有限公司(贵州益佰制药的控股子公司,景峰医药前身)97.02%的股权。

       此后,景峰医药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于2014年12月成功借壳天一科技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后,景峰医药凭借核心产品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等,在市场上迅速崭露头角,年销售额一度突破10亿元。

       上市后的景峰医药迎来了短暂的高光时刻。2015年至2018年,归母净利润一直保持在数亿元的水平。在此期间,景峰医药通过一系列收购和扩张,迅速扩大业务版图。

       2015年,其以4.77亿元收购德泽药业53%的股权;2016年又出资8800万元收购云南叶安医院55%股权。到2016年,景峰医药旗下已拥有20多家全资、控股子公司。股价也一度达到24元/股,总市值高达百亿元。

       然而,转折点在2019年到来。当年,景峰医药的核心产品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未能入选新版医保目录,导致其收入剧烈下降超过90%。同时,前几年大手笔收购的资产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开始计提大额商誉减值,导致景峰医药业绩断崖式下滑。

       2019年和2020年,景峰医药分别亏损8.83亿元和10.69亿元,同时其还面临债务高企的问题,截至2021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高达72.08%。

       2021年,景峰医药营业收入为8.11亿元,同比下降7.6%,进入2022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41亿元、6.57亿元和4.16亿元,几乎呈现逐年下滑趋势。

       其中,2023年景峰医药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且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资产负债率高达116.47%,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

       同年,其重要子公司大连德泽药业有限公司又因经营期限到期,进入清算程序,导致主营业务萎缩;并且公司内部控制被审计师出具否定意见,进一步加剧退市风险。

       虽然其2024年期末净资产由负转正,但主要是因为公司“16景峰01”债券豁免。2024年底,债券持有人同意豁免景峰医药1.1亿元本金及全部利息和违约金,这一关键举措直接解决了其保壳的核心问题。

       景峰医药“摘星”之路充满艰辛,尽管暂时摆脱退市风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景峰医药也直言,因已进入预重整程序,根据深交所的相关规定,如果法院裁定受理申请人提出的重整申请,公司股票交易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石药控股入局 启动重整

       长期的财务危机、债务问题,以及退市风险等,压垮了这家昔日的国内知名中药注射剂巨头——公司不得不走到重整的地步。

       2023年10月31日,景峰医药收到山东省龙口市人民法院出具的《通知书》,债权人吴中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福坤古典家具厂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申请对公司进行破产预重整。

       申请人福坤家具厂早在2018年~2020年期间,就已完成家具交付并经公司验收,但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一直未支付这笔货款,188万元的金额反映出了其资金匮乏的窘迫处境。

       2024年7月2日,常德中院决定对其启动预重整,预重整期间最初定为三个月。在重整投资人招募过程中,共有4家投资人提交报名材料,但最终只有石药控股集团作为牵头投资人的联合体缴纳尽调保证金并提交预重整投资方案。

       2024年8月25日,经临时管理人与意向投资人商业谈判,最终确定石药控股联合体为中选重整投资人。此后,石药集团迅速介入公司管理。2024年7月3日,*ST景峰原实控人叶湘武辞去了董事长、董事、总裁等职务。

       随后,公司聘任了魏青杰为总裁、马学红为财务负责人,二人此前均为石药控股高管。这一人事变动被视为石药集团深度参与重整的重要信号。

       目前,景峰医药已与石药控股集团和常德市德源招商投资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重整投资协议》。

       不过,景峰医药重整路上还有一大变数。其重要子公司大连德泽目前面临严重的专利争议和股东纠纷。大连德泽核心产品榄香烯乳状注射液在抗肿瘤植物药市场表现强劲,市场份额逐年攀升,是景峰的核心资产之一。

       早在2015年,景峰医药收购大连德泽时,就曾因专利权归属问题引发纠纷,导致核心专利归属不明。2023年,小股东武义慧君投资合伙企业向法院申请对大连德泽进行强制清算,法院已受理并启动清算程序,其核心资产面临被拍卖的风险。

       进入2025年,景峰医药的法律纠纷仍在持续发酵。5月27日,上海景峰制药有限公司作为被告之一,涉及与武义慧君投资合伙企业、大连华立金港药业有限公司、大连德泽药业有限公司的合同纠纷一案,将于6月16日开庭审理。

       这一纠纷的根源可以追溯至2019年,当时股东之间以和解备忘录等形式对部分药品批文、专利归属等进行了约定,但相关变更手续至今仍未履行,且大连德泽清算组将上述药品归入强制清算整体拍卖资产中,引发了原告的不满。

       另一边,重整成功与否仍是最大变数。石药控股作为国内大型医药企业,其入局为景峰医药带来了转机。

       然而重整事项仍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包括重整方案的最终确定、权益调整安排、重整投资款项支付等。若重整失败,景峰医药将存在被宣告破产的风险,股票也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不过此次摘星对ST景峰仍是实质性利好。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后,终止上市风险暂时解除,市场形象得到一定修复,为后续重整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景峰医药想要真正实现“脱帽”(即撤销所有风险警示),需要满足两个关键条件:一是解决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性问题;二是证明主营业务具备持续盈利能力。

       “ST景峰”的脱帽之路,仍需跨越这两座大山。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