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药行业中,冻干机是生产冻干药品的核心设备,对保障药品质量和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冻干机通过将药品溶液先冻结成固态,然后在高真空状态下使其中的水分直接升华成气态,从而去除水分,完成药品的冻干过程。这一过程能够最 大程度保留药品的活性成分和原有性能,广泛应用于生物制品、抗生素、疫苗等多种药品的生产。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冻干机一旦出现故障,不仅会导致生产中断、增加生产成本,还可能影响药品质量,甚至造成药品报废。本文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深入分析冻干机的常见故障,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同时探讨设备的维护保养要点,为制药企业提供参考。
一、冻干机的工作原理
冻干机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预冻、升华干燥和解析干燥三个阶段。预冻阶段是将药品溶液降温至共晶点以下,使溶液完全冻结成固态;升华干燥阶段,在高真空环境下,固态冰直接升华成水蒸气,通过捕水器将水蒸气凝结捕获,从而去除药品中的大部分水分;解析干燥阶段则进一步升高温度,使药品中残留的结合水蒸发,确保药品达到规定的含水量标准。整个冻干过程中,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的精确控制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影响药品的冻干质量和生产效率。例如,预冻温度过低或时间不足,可能导致药品在升华干燥时出现喷瓶现象;而升华干燥阶段的真空度不稳定,则会影响水分的升华速率,延长冻干时间。
二、常见故障分析与解决策略
(一)制冷系统故障
故障现象:冻干机制冷效果不佳,预冻温度无法达到设定值,或升华干燥阶段捕水器温度过高,无法有效捕集水蒸气。
原因与解决方法:制冷系统故障通常是由于制冷剂泄漏、压缩机故障、冷凝器散热不良等原因引起。首先,检查制冷剂管路是否有泄漏点,可通过压力测试和肥皂水涂抹的方法进行检测,若发现泄漏,及时修复泄漏点并补充制冷剂。其次,检查压缩机的运行状态,查看压缩机的电流、电压是否正常,压缩机的吸气和排气压力是否符合规定值,如有异常,可能是压缩机内部零件损坏,需及时维修或更换。此外,冷凝器表面灰尘过多或通风不畅会导致散热不良,影响制冷效果,应定期清理冷凝器表面的灰尘,确保良好的通风环境。
(二)真空系统故障
故障现象:冻干机抽真空速度缓慢,无法达到设定的真空度,或在冻干过程中真空度波动较大。
原因与解决方法:真空系统故障主要与真空泵故障、真空管路泄漏、真空阀门密封不严等因素有关。先检查真空泵的工作状态,查看真空泵的油位是否正常,真空泵油是否变质,若油位过低或油质变差,及时补充或更换真空泵油。同时,检查真空泵的排气口是否有异常噪音或振动,若有,可能是真空泵内部零件磨损,需进行维修或更换。对于真空管路,要仔细检查各个连接部位是否有泄漏,可使用氦质谱检漏仪进行精确检测,发现泄漏点后及时密封处理。另外,真空阀门的密封性能也会影响真空度,定期检查阀门的密封胶圈是否老化或损坏,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三)加热系统故障
故障现象:冻干机在解析干燥阶段温度无法升高到设定值,或温度控制不稳定,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原因与解决方法:加热系统故障常见原因包括加热元件损坏、温度传感器故障、温控器失灵等。检查加热元件(如电加热丝、加热板等)是否有断路或短路现象,可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若加热元件损坏,及时更换。温度传感器是监测温度的关键部件,若传感器出现故障,会导致温控不准确,需检查传感器的接线是否松动,传感器的性能是否正常,必要时更换新的温度传感器。温控器负责控制加热系统的工作,若温控器失灵,会使温度无法按照设定程序进行调节,需对温控器进行校准或更换。
(四)捕水器故障
故障现象:捕水器结霜不均匀,局部结霜过厚或过薄,影响水蒸气的捕集效果;或者捕水器化霜困难,化霜时间过长。
原因与解决方法:捕水器结霜不均匀可能是由于捕水器内部气流分布不均、制冷剂分配不当等原因造成。检查捕水器的风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物,确保气流能够均匀分布。同时,查看制冷剂在捕水器内的流动情况,调整制冷剂的流量和分配,使捕水器能够均匀结霜。对于化霜困难的问题,可能是化霜加热元件损坏、化霜控制程序异常等原因导致。检查化霜加热元件是否正常工作,若损坏及时更换;检查化霜控制程序的参数设置是否合理,对不合理的参数进行调整,确保化霜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五)控制系统故障
故障现象:冻干机的控制系统出现操作界面无显示、程序运行错误、参数无法设置或显示不准确等问题。
原因与解决方法:控制系统故障可能涉及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硬件方面,检查控制电路板、显示屏、按键等部件是否损坏,若有损坏,及时更换相应的硬件。软件方面,查看控制程序是否出现错误或丢失,可尝试重启控制系统或重新安装控制程序。同时,确保控制系统与其他设备(如制冷系统、加热系统、真空系统等)之间的通讯正常,检查通讯线路是否连接良好,通讯协议是否匹配,如有问题,及时修复通讯故障。
三、冻干机的维护与保养
为了保证冻干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并严格执行。以下是冻干机维护保养的关键要点:
(一)定期清洁设备
定期对冻干机的箱体内部、捕水器、冷凝器等部件进行清洁,去除灰尘、污垢和残留的药品杂质。清洁时应使用专用的清洁剂和工具,避免使用腐蚀性强的清洁剂损坏设备表面。对于箱体内部,可使用湿布擦拭,对于顽固污渍,可使用中性清洁剂进行清洗;捕水器在化霜后,应及时清理冰霜和积水,保持内部干净整洁;冷凝器表面的灰尘可用压缩空气吹扫或用软毛刷清理。
(二)检查和更换易损件
定期检查冻干机的密封胶圈、真空泵油、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等易损件的使用情况。密封胶圈长期使用后会老化、变形,导致密封性能下降,应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真空泵油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变质,影响真空泵的性能,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油质情况及时更换真空泵油;加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也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当出现性能下降或损坏时,及时进行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校准设备参数
定期对冻干机的温度、压力、真空度等关键参数进行校准,确保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使用高精度的校准仪器对设备进行校准,校准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对校准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若发现参数偏差较大,及时调整设备的相关设置或更换故障部件,使设备参数恢复到正常范围。
(四)维护电气系统
定期检查冻干机的电气线路是否连接牢固,有无老化、破损现象;检查电气元件(如继电器、接触器、熔断器等)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有无过热、异响等异常情况。对于老化或损坏的电气线路和元件,及时进行更换;对电气控制柜内部进行清洁,防止灰尘积聚影响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
(五)做好运行记录
建立详细的冻干机运行记录档案,记录设备的开机时间、关机时间、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故障发生情况及处理措施等信息。通过对运行记录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潜在问题,总结设备的运行规律,为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结论与展望:
在制药生产实践中,冻干机的故障往往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机械故障常常源于设备长期高负荷运行下的部件磨损和老化,而电气故障则多与环境因素(如湿度、粉尘)以及电气元件的质量稳定性相关。因此,除了严格落实定期维护保养措施外,引入先进的状态监测技术,对冻干机的关键部件进行实时在线监测,能够提前发现潜在故障隐患,实现预防性维修,降低故障发生概率。
随着制药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冻干机的技术也在不断革新。未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智能化冻干机的应用,例如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优化冻干工艺参数,实现自适应控制;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研发更节能环保的冻干技术和设备,降低生产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冻干药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推动制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