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热息痛注射液适应症: 扑热息痛注射液适用于中度疼痛的短期治疗(尤其是手术后),以及在临床上急需通过静脉途径给药来治疗疼痛或高热和/或无法通过其他给药途径给药时用于短期治疗发烧。
扑热息痛注射液剂量和用法: 静脉注射使用。 扑热息痛注射液100 ml小瓶仅限体重超过33 kg的成人、青少年和儿童使用。基于患者体重的剂量。 每次给药之间的最小间隔必须至少为4小时。24小时内服用不超过4剂。 肾功能损害: 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每次给药的最小间隔必须至少为6小时。 肝功能不全: 患有慢性或代偿性活动性肝病、肝细胞功能不全、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营养不良(肝谷胱甘肽储备低)、脱水、吉尔伯特综合征、体重小于50千克的患者:每日最大剂量不得超过3克。 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通常不需要调整剂量。
扑热息痛注射注意事项和警告: 扑热息痛应慎用于以下情况: 肝细胞功能不全, 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毫升/分钟) 长期酗酒, 慢性营养不良(肝脏谷胱甘肽储备低), 脱水。
扑热息痛注射液禁忌症: 对活性物质或盐酸丙帕他莫(扑热息痛的前药)或产品中列出的任何辅料过敏。 在严重肝细胞功能不全的情况下。
扑热息痛注射液药物相互作用: 丙磺舒通过抑制扑热息痛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使扑热息痛的清除率降低了近2倍。如果扑热息痛与丙磺舒同时使用,应考虑减少扑热息痛的剂量。 水杨酰胺可延长扑热息痛的消除时间。 应注意伴随的酶诱导物质的摄入。与口服抗凝剂同时使用扑热息痛(每天4 g,至少持续4天)可能会导致INR值略有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应在合并用药期间以及停用扑热息痛治疗后1周内增加对INR值的监测。 扑热息痛注射液储存说明: 储存在30℃以下。避光。存放在原包装中。不要冷藏或冷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