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Sodium phenylbutyrate 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DAC) 和内质网应激 (ER) 抑制剂,可用于癌症和感染等疾病的研究。
相关类别:研究领域 >> 癌症
体外研究:苯丁酸钠是HDAC的抑制剂,抑制2mM的NSCLC细胞系的生长。苯丁酸钠与环丙嗪合用可以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停滞[1]。苯基丁酸钠(苯基丁酸钠,0-5mM)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ASFV感染。苯基丁酸钠还抑制ASFV晚期蛋白质合成并破坏病毒诱导的H3K9 / K14低乙酰化状态。苯基丁酸钠和恩诺沙星协同作用可以消除ASFV复制[2]。巴弗洛霉素A1的加入导致LC3II的积累,而苯丁酸(4-PBA)基本上减少了这种积累。 LPS降低p62的水平,而苯丁酸在LPS刺激48小时后逆转这种降低。具有LPS诱导的AVO的细胞的百分比在48小时时增加,而苯丁酸显着降低该百分比。具体而言,在苯丁酸处理后,具有AVO的细胞的百分比从61.6%降低至53.1%,支持苯丁酸抑制LPS诱导的自噬。作为自噬抑制的阳性对照,使用巴弗洛霉素A1。通过巴弗洛霉素A1处理降低了具有LPS诱导的AVO的细胞的百分比。在ATG7的敲低后未观察到在苯丁酸处理后观察到的降低的OC面积和融合指数。使用BAY 11-7082和JSH23抑制NF-κB可降低LPS刺激后的LC3 II水平,并完全消除苯丁酸对LPS诱导的作用的抑制作用。
体内研究:与单独的PBS相比,LPS诱导显着的骨丢失并且降低骨矿物质密度(BMD),骨体积(BV / TV)和小梁厚度(Tb.Th),而小梁空间(Tb.Sp。)增加。苯丁酸钠减弱LPS诱导的骨丢失。用苯基丁酸钠治疗增加BMD,BV / TV和Tb。钍。与单独的LPS相比,除了减少Tb的增大外。 Sp。,但当用单独的苯基丁酸钠处理小鼠时没有观察到变化。当对LPS处理的小鼠施用苯基丁酸钠时,通过TRAP染色评估的OC.S / BS也显着降低。然而,当用苯基丁酸钠和LPS处理小鼠时,OC.N / BS倾向于降低,尽管没有统计学意义。这些结果表明,苯基丁酸钠对LPS处理的小鼠的OC的影响是减小其大小而不是数量。与这些发现一致,体内骨吸收的标志物,当给注射LPS的小鼠施用苯基丁酸钠时,通过LPS处理升高的血清CTX-1降低。然而,与单独的LPS相比,与苯基丁酸钠的共同处理不会显着影响体内骨形成的血清ALP和骨钙蛋白2的水平。苯基丁酸钠还可降低LPS诱导的血清MCP-1升高,表明苯丁酸钠可降低LPS诱导的全身炎症。
细胞实验:简而言之,通过台盼蓝染料排除判断的活细胞以4×104细胞/ mL的密度接种在含有10%胎牛血清和0.35%琼脂糖的RPMI 1640中的0.7mm培养皿中,基础层为0.7%琼脂糖。将DMSO,TSA或PB添加至底部和顶部琼脂糖层。至少在三个不同的时间进行一式三份的测定,并在10-14天计数菌落。
动物实验:小鼠[3]将雌性10周龄C57BL / 6J小鼠圈养在IRC的无病原体动物设施中。将动物随机分成以下4组:媒介物对照(n = 5),媒介物+苯丁酸(n = 6),LPS(n = 6)和LPS +苯丁酸(n = 6)。用LPS在200μL磷酸盐缓冲盐水(PBS)中每周一次(5mg / kg,ip)处理小鼠3周。通过滴定等摩尔量的苯丁酸和氢氧化钠来制备苯丁酸溶液,使pH达到7.4;每天腹膜内注射200μLPBS(或用PBS作为载体),剂量为240mg / kg,持续3周。通过CO 2窒息处死小鼠。为了确定长骨的骨矿物质密度(BMD)和微结构,扫描右股骨。扫描的有效探测器像素尺寸为6.9μm,阈值为77-255 mg / cc。在长度为1.6mm的区域中分析骨小梁,并将其置于远端股骨生长板下方0.1mm处。
密度:1.095g/cm3
沸点:290.7ºC at 760mmHg
熔点:207 °C
分子式:C10H11NaO2
分子量:186.183
闪点:187.9ºC
精确质量:186.065674
PSA:40.13000
LogP:0.75920
外观性状:固体
储存条件:密闭于阴凉干燥环境中
水溶解性:可溶
分子结构式:
1、摩尔折射率:无可用
2、 摩尔体积(cm3/mol):无可用
3、 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
4、 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
5、 极化率:无可用
计算化学: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40.1
7.重原子数量:13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42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