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醛内酯
葡醛内酯,是葡萄糖醛酸内酯的简称,是一种自然产生的化学物质,在人的肝脏所产生的葡萄糖代谢物。这是一种重要的结缔组织的组成成份。在某些都市传说中,认为这是越战时期,美军所制作的毒品。但传闻已被证实不实。在医疗用途上,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或用于食物或药物的中毒解毒之用。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葡醛内酯
- 化学式:C6H8O6
- CAS登录号:32449-92-6
- 熔 点:170.0~176.0℃
- 折射率:18.5 ° (C=5, H2O)
- 外 观:白色结晶粉末
- 闪 点:214.2℃
- 分子量:176.1241
- EINECS登录号:251-053-3
- 密 度:1.904g/cm3
- 应 用:葡醛内酯片
- 英文名:Glucuronolactone
- 沸 点:488.9℃ at 760 mmHg
- 优质原料:西安惠博
- 水溶性:易溶于水和甲醇,在乙醇中微溶
- 蒸气压:1.31E-11mmHg at 25℃
- 理化性质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遇光色渐变深;溶于水 后,一部分内酯变成葡萄糖醛酸,达成平衡状态,显酸性反应。 溶解性:本品在水中易溶,在甲醇中略溶,在乙醇中微溶。 熔点:本品的溶点为170 ~176 ℃,熔融时同时分解。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使成每1ml 中约含0.1g的溶液,依法测定,在25℃时比旋度为+18.0°至20.0°。 溶液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1.0g,加水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 。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80℃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 %(附录Ⅷ L)。 炽灼残渣:不得过0.1 %。 重金属:取本品1.0g,依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
- 作用用途 葡萄糖醛酸内酯与肝脏及肠内毒物结合变为无毒的结合物而排出,起解毒作用,并可阻止糖原分解,肝糖原增加,脂肪贮量减少。用于肝炎、肝硬化、食物及药物中毒。 本品系肝病辅助药,用于肝病的辅助治疗。本品进入机体后在酶的催化下,内酯环被打开,变为葡糖醛酸而发挥作用,可降低肝淀粉酶的活性,阻止肝糖原分解,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脂肪贮量减少;并能与肝内及肠内的毒物结合,使之变为无毒的葡糖醛酸结合物而排出,故有保肝及解毒作用。用于急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本药进入体内后,在酶的催化下内酯环被打开,转变为葡萄糖醛酸而发挥作用,后者是体内重要解毒物质之一。另外,能与肝内或肠内含有酚基、羟基、羧基和氨基的代谢产物、毒物或药物结合,形成无毒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随尿排出体外。同时,本药可降低肝淀粉酶的活性,阻止糖原分解,使肝糖原增加,脂肪贮量减少。此外,本药为构成人体结缔组织及胶原(特别是软骨、骨膜、神经鞘、关节囊、肌腱、关节液等)的组成成分,故可用于关节炎、风湿病等的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