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药智头条 8年豁免期!药明系获重大转机
8年豁免期!药明系获重大转机
热门推荐: 药明康德 CXO 药明系
来源:药智头条
  2024-05-27
从2024年初到现在,从1月25日众议院收到那份生物安全草案开始,药明系的每次或正面,或负面的消息就一直牵动着中国医药圈,尤其是CXO行业人的心弦。而5月10日,美国国会公布了修改版的生物法案:大大延长了正式脱钩的时间,直至2032 年 1 月 1 日。终于,这场由生物安全法案引起的风波,有了一个阶段性的结果,暂时画上了句号。

作者:邹继升

       从2024年初到现在,从1月25日众议院收到那份生物安全草案开始,药明系的每次或正面,或负面的消息就一直牵动着中国医药圈,尤其是CXO行业人的心弦。而5月10日,美国国会公布了修改版的生物法案:大大延长了正式脱钩的时间,直至2032 年 1 月 1 日。终于,这场由生物安全法案引起的风波,有了一个阶段性的结果,暂时画上了句号。

       8年豁免期——“闹剧”按下暂停键

       根据目前众议院中国问题委员会提出的修订过后的版本,即《生物安全法案》修订版(H.R.8333),中国几家CXO,例如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所有的制裁都将被延长至2032年之后,在这段时间里,美国的供应商仍可以和药明系进行正常的业务往来。

       这一仗,暂时是药明系打赢了。

       根据美国BIO行业协会周三向国会提交了一项会员调查结果,在做出回应的124家生物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中,79%的公司与有中资背景的制造商至少签订了至少一份合同或产品协议,且调查中的“绝大多数”业务被认为是与药明生物和药明康德有关。

       而在4月16日《纽约时报》的文章《药明康德:美国国会的新目标》中也提到:在参议院和众议院讨论该法案的议员在听证会上几乎没有提到药明康德为美国生物技术和制药行业以及患者所做的大量工作。不过,该报在查阅来自全球各地数百页的记录后发现,药明康德在美国医药行业占有重要地位,为广泛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白血病、淋巴瘤等癌症,以及肥胖症和艾滋病等药物提供部分或全部主要成分。

       此外,为药明系发声的美国药企,也并不少。

       RA资本管理公司执行合伙人科尔钦斯基表示,药明康德以帮助生物技术公司从创意阶段到大规模生产而闻名。他表示,“美国的公司有想法,筹集资金,并拥有药物的专利,但他们可能会依赖药明康德或类似的承包商来完成几乎每一个环节。”

       总部位于西雅图的海湾制药首席执行官基尔表示,药明康德已与该公司合作16年,一同开发治疗听力受损和耳鸣的药物。他表示,寻找其他承包商生产这种药物可能会让公司的生产倒退两年。“我不想看到我们变得非常反华,以至于无法正确思考。”基尔说。

       目前来看,这场不合理的闹剧,应该暂时是按下暂停键了。从中国到美国,从商业到商业,没有人愿意脱钩,没有人愿意延缓自己的研发进度看着对家的管线率先获批。

       药明——被低估了的CXO

       2024年1月26日,药明康德的股价是72.5元,而经过了快四个月的波折,药明康德现在的股价是44.85元。1月,药明的大跌带崩了整个CXO板块。

       据各CXO企业2024年Q1财报显示,CXO板块龙头中归母净利润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凯莱英一季度总营收14亿,同比下降37.76%;归母净利润2.82亿,同比下降55.27%;

       康龙化成一季度总营收26.71亿,同比下降1.95%;归母净利润2.31亿,同比下降33.8%;

       泰格医药一季度总营收16.60亿,同比下降8%;归母净利润2.35亿,同比下降58.65%;

       药明康德一季度总营收79.82亿,同比下降10.95%;归母净利润19.42亿,同比下降10.42%。

       不过,业务一直集中于国外的药明康德在一季度仍旧表现出了强健的韧性,归母净利润下降幅度远小于其它三位龙头企业;而因其国内业务营收占比超过一半,且出台了全链条支持创新药文件的泰格医药,在此次“风波”中被行业看好,但一季度,泰格医药归母净利润下降幅度却是最大的;由此可见药明康德深厚的实力。

       而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药明康德2024年一季报显示,其在美国的业务收入为49亿元,同比微增了0.4%(剔除新冠项目),此外,在欧洲市场的营收也处于增长的状态:营收10.7亿元,同比增长3.9%。

       药明康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博士表示:“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如期达成设定目标。预计全年将实现收入383亿-405亿,自由现金流40亿-50亿,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保持与去年相当。”

       除了利润表现出的韧性之外,抗风险能力同样较强。根据其一季报资产负债表,目前其短期负债29.11亿元,长期负债28.63亿元,负债率25.21%,而其流动资产,也处于稳健增长的状态,从2022年Q1的230亿到2023Q1的279亿再到今年Q1的311亿,进一步凸显了药明经营的稳健性。

       壁垒仍在——药明的底气所在

       药明康德在中国,是独一档的存在,是真正地快要实现了整合全产业链的CXO,从临床前动物实验,到临床项目,到上市,甚至在SMO业务,每一个板块,药明康德都做到了相当的影响力,并在多个领域做到了龙头地位。

       在药物发现CRO方面,药明康德市场占有率第一,占比54%;在国内临床前&临床CRO 市场,药明康德市场占有率第一,占比11%;在国内小分子CDMO 市场,药明康德市场占有率第一,占比23%。目前药明康德确实做到了全方位一体化。

       而另一方面,是多肽业务的不断扩张,为全球火爆的减肥药市场做大后方供应。2024年1月8日,药明康德宣布其位于江苏常州及泰兴两个基地的多肽生产车间正式投产,多肽固相合成釜总体积提升至32,000L。2024年第一季度末,多肽类在手订单同比显著增长110%。同时,服务分子数量达到276个,同比提升43%;收入达到7.8亿元,同比强劲增长43.1%。而其中一个主要客户,是减肥药巨头,目前世界市值最高的药企:礼来。据礼来的披露,双靶点减肥药替尔伯肽由药明康德代工生产。

       市占率的领先与产能的扩张给足了药明康德在全球CXO行业的底气。

       也正因这份底气,让美国权威生物技术组织BIO率先做出了让步;据Fierce Pharma报道,美国权威生物技术组织BIO向美国立法者递交了一份最新调查结果,有望为药明等企业赢得转机,也或许正是这份报告,为药明赢得了8年的缓冲期。

       结 语

       尽管此前受到《生物安全法案》影响,美国生物制药公司总体上开始与中国 CDMO 保持距离,为美国医药企业提供约8年的时间来更换合作伙伴;但此次法案的修改,8年的空窗期,也为药明或者说中国CXO企业赢得了时间,能进一步拓展美国以外的客户,完成业务的转移,也为此次“风波”按下了暂停键。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