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渤健(Biogen)宣布将以 18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生物技术公司Human Immunology Biosciences(又称 HI-Bio),以扩大其在免疫学领域的业务布局。
根据协议条款,渤健将支付 11.5 亿美元的预付款,并承诺支付高达 6.5 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两家公司预计将在 2024 年第三季度完成此项价值18亿美元的收购交易,但还需等待反垄断审批和其他惯例成交条件。
囊获潜力CD38单抗管线
此次收购交易的核心是 HI-Bio 的主要候选药物 felzartamab。Felzartamab为一款CD38抗体,已获美国FDA颁发的突破性治疗资格(BTD)和孤儿药资格(ODD),用于开发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PMN),并已获得ODD用于治疗肾移植受者的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目前Felzartamab处于Ⅰ /Ⅱ期阶段。
HI-Bio在研管线
图片来源:HI-Bio官网
Felzartamab最初由MorphoSys公司开发,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它是一种单克隆抗体,通过靶向成熟浆细胞上的CD38蛋白发挥作用。这种作用机制使felzartamab能选择性地清除 CD38 阳性细胞,而 CD38 阳性细胞在病理抗体驱动的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天镜生物于2022年11月获得了felzartamab的独家授权,拥有在除大中华地区以外的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天镜生物在国内开展的适应症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但据企业信息披露,由于公司战略调整,SLE的研究已终止。
HI-Bio 已经完成了 felzartamab 在 AMR 和 PMN 中的Ⅱ期研究,目前正在进行 IgAN 的Ⅱ期研究。HI-Bio计划将这三个项目都推进到Ⅲ期研究。felzartamab 还在被开发用于狼疮性肾炎,目前正在进行Ⅰ 期研究。
除了 Felzartamab 之外,渤健还将获得 HI-Bio 早期候选药物的开发权,包括抗 C5aR1 抗体 izastobart(该抗体正处于Ⅰ 期研究阶段,适应症未公开),以及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的肥大细胞项目。
渤健开发部主管Priya Singhal在一份声明中表示,felzartamab将成为其产品组合的战略补充,尤其是在继续扩充产品线和巩固免疫学领域专长方面。Singhal表示,Felzartamab对三种肾脏疾病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和临床终点都有很深刻的影响,这些疾病都有严重的未满足需求。
一边收购,一边砍管线
值得注意的是,在宣布收购HI-Bio的前几日,渤健退出了两项神经管线项目的研究。
5月16日,渤健/Ionis联合宣布,基于Ⅰ /Ⅱ期ALSpire研究数据,将终止进一步开发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BIIB105(ION541)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开发。
研究结果显示,在6个月安慰剂对照期内,BIIB105治疗组并没有降低神经丝轻链水平(NfL,神经元退行性变和神经损伤的一个潜在标志),同时也没有表现出对患者运动功能、呼吸、力量等临床结果指标的影响。
安全性方面,BIIB105治疗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AE)是操作性疼痛、头痛和跌倒;与安慰剂相比(3.6%),BIIB105治疗组因AE导致研究中止的比例更高(8.3%)。
除了终止开发用于ALS的ASO药物BIIB105外,渤健还宣布选择不行使开发BIIB121的权益。BIIB121是一种拟用于恢复天使症候群(Angelman syndrome)患者泛素蛋白表达的在研ASO药物。
小 结
CD38单抗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领域所展现的巨大潜力,正激发着全球各大跨国药企及中国本土企业竞相加速研发进程。渤健公司显然洞察到了CD38单抗的显著治疗前景,并果断投资获取了felzartamab的权益。同时,渤健也展现了其审慎的经营策略,通过及时止损,终止不良资产,以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明智的决策引导下,渤健将能够克服多发性硬化症(MS)管线所面临的颓势周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