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供应商
  • CAS号
  • 采购
  • 资讯
  • 会展活动

热搜关键词: 氯化钾价格 试剂瓶 青霉素 硝苯地平缓释片价格 酒石酸泰乐菌素 >>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主编视角 >> 国内新药研发实力逐步攀升,产品海外授权如火如荼

国内新药研发实力逐步攀升,产品海外授权如火如荼

https://www.cphi.cn   2023-11-15 11:40 来源:CPHI制药在线 作者:W&D

经过多年的积累,国内培育出一大批创新药企业,研发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随着创新实力的不断增强,产品"出海"正当其时,本文重点梳理今年以来发生的重大海外授权事件,感受我国创新药发展的蓬勃动力。

重点梳理今年以来发生的重大海外授权事件

       11月13日,传奇生物与诺华制药达成一项11亿美元的合作,诺华制药将获得传奇生物靶向 DLL3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的独家全球许可协议;无独有偶,11月9日,诚益生物就其小分子GLP-1激动剂ECC5004与阿斯利康达成海外授权合作,阿斯利康将获得该产品除中国以外市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诚益生物获得1.85亿美元首付款以及未来18.2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刷新国内海外授权交易总金额最高记录。经过多年的积累,国内培育出一大批创新药企业,研发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随着创新实力的不断增强,产品"出海"正当其时,本文重点梳理今年以来发生的重大海外授权事件,感受我国创新药发展的蓬勃动力。

       对外授权交易(License-out)是指企业进行药物早期研发,然后将项目授权给其他药企做后期临床研发和上市销售,按里程碑模式获得各阶段临床成果以及商业化后的一定比例销售分成。截止目前,今年海外授权事件数超80件,从地域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遥遥领先,高达50个项目实现海外授权,占比达62%,其中上海、苏州数量均超20个,远超全国其他城市,显示出两地雄厚的创新研发实力。从项目领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抗体药物、新型疫苗、ADC药物等热门赛道。从项目交易总金额来看,已披露项目中,总金额超10亿美元的重大项目有13个(包括上文2个),占比15%,下文将对这些重大项目逐一盘点。

       1.药明生物与GSK

       今年1月,药明生物与GSK就多款创新TCE双抗/多抗达成许可协议,GSK将获得基于药明生物专利技术平台开发的一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的T细胞接合器(TCE)双特异性抗体的独家许可权,并可基于该平台选择至多三款其他TCE双特异性/多特异性抗体,药明生物将获得4000万美元首付款以及基于净销售额的里程碑付款。

       据公开消息,该款双特异性抗体尚处于早期发现阶段,分别靶向肿瘤细胞表面的肿瘤相关抗原(TAA)和T细胞表面抗原CD3,通过与肿瘤细胞及T细胞结合,特异性激活T细胞,从而杀伤肿瘤细胞,产生抗肿瘤活性。

       2. 和黄医药与Takeda

       今年1月,和黄医药与武田制药就呋喹替尼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武田制药将在除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以外的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推进呋喹替尼的开发、商业化和生产,和黄医药将获得4亿美元首付款以及在产品注册、上市和商业销售等潜在的里程碑付款。11月9日,武田制药呋喹替尼获得FDA批准上市,成为首 个且唯一获FDA批准用于治疗经治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针对全部三种VEGF受体激酶的高选择性抑制剂。

       呋喹替尼是一种高选择性、强效的口服VEGFR抑制剂,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发挥肿瘤杀伤作用,具有降低脱靶毒性、改善耐受性及对靶点提供更稳定的覆盖等优势。该药于2018年9月在国内获批上市,上市以来,销售额逐年攀升,去年增速超30%,销售额约7亿元。

       3.康诺亚、乐普生物与阿斯利康

       今年2月,康诺亚生物和乐普生物就其潜在全球首 创Claudin 18.2抗体偶联药物CMG901与阿斯利康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阿斯利康将负责 CMG901 的全球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康诺亚和乐普生物将获得6300万美元首付款以及相应里程碑付款。

       CMG901是首 个在国内及美国获得临床试验资质的靶向Claudin 18.2的单抗偶联药物,由单抗、可降解连接子和单甲基澳瑞他汀E(MMAE)构成。在今年11月的ASCO会议上,康诺亚发布了CMG901的I期临床最新研究结果,主要考察药物在晚期实体肿瘤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药动学、免疫学及初步有效性,数据显示该药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绝大多数不良事件在处理后可继续用药。

       4.映恩生物与BioNTech

       今年4月,映恩生物就DB-1303和DB-1311两款ADC与BioNTech公司达成独家授权协议,BioNTech将获得两款ADC在全球除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地区外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权利,映恩生物获得总计1.7亿美元的首付款以及相应里程碑付款。

       映恩生物专注于ADC药物开发,建立了独特的DITAC技术平台,DB-1303和DB-1311的开发正是基于该平台。DB-1303是第三代靶向HER2的ADC产品,在HER2肿瘤模型中表现出较强的肿瘤抑制活性、优异的安全性及较宽的治疗窗口,于今年1月获得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认定。DB-1311也是第三代ADC药物,现有数据展现出强大的多癌种抗肿瘤活性,于今年8月获得国内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5.启德医药与Pyramid Bio

       今年4月,启德医药就ADC药物GQ1010与Pyramid Biosciences达成独家许可协议,Pyramid将负责开发和商业化GQ1010,启德医药将获得2000万美元的预付款和10亿美元的额外里程碑付款。GQ1010也是一款ADC药物,作用靶点为TROP2,早期临床数据表明,该药表现出高度差异化的特征,与同靶点ADC药物相比,具有更宽的治疗窗口。

       6.恒瑞医药与Aiolos Bio

       今年8月,恒瑞医药与Aiolos Bio达成授权开发协议,Aiolos Bio将获得单抗药物SHR-1905在大中华区外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独家权益,恒瑞医药将获得2500万美元首付款以及不同阶段里程碑收款。SHR-1905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断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下游炎症信号的传导, 最终改善炎症状态并控制疾病进展,临床证据表明,其在解决严重哮喘症状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证实。

       7.百图生科与赛诺菲

       今年10月,百图生科与赛诺菲达成突破性战略合作,利用百图生科的人工智能平台,共同开发生物治疗药物发现的前沿AI模块,百图生科将收到1000万美元的首付款以及根据临床前、临床开发、商业化等里程碑情况,有望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付款。 百图生科利用公有和私有资源的数据库构建起一张基础蛋白质生物地图,构建并完善计算模型,同时,通过自动化和集成工作流程,实现高质量数据的可持续收集,进而推进新药研发并优化其进程。

       8.宜联生物和BioNTech

       今年10月,宜联生物与BioNTech达成全球许可协议,合作开发靶向HER3的下一代抗体偶联药物候选产品(未披露产品名称),宜联生物将授予BioNTech其所拥有的一款ADC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不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开发、制造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并获得7000万美元首付款,以及额外开发、监管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

       9.亨利医药与诺和诺德

       今年10月,诺和诺德收购亨利医药肾病、高血压药物 Ocedurenone( KBP-5074),交易总金额约为13亿美元。近年来,诺和诺德凭借司美格鲁肽的出色表现,频频登顶医药热门头条,然而,其并不满足仅以糖尿病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已经开始调整整体布局,逐渐扩张至其他相关严重慢性病领域的布局,形成多条路径、一超多强的慢性病领域创新药研发格局。KBP-5074是一款口服小分子非类固醇候选药物,临床数据显示具有潜在延缓慢性肾病(CKD)的效果,其适应症未超出司美格鲁肽已有或在研适应症范围,未来KBP-5074等药物有望与司美格鲁肽联用,强化其在CKD等代谢相关慢性病领域布局。

       10.豪森药业与GSK

       今年10月,豪森药业与GSK就ADC新药HS-20089达成独家许可协议,GSK将获得除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地区外的全球开发及商业化权益,豪森医药获得85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4.8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HS-20089是一种新型ADC药物,作用于B7-H4靶点,目前正在国内进行用于治疗妇科癌症的Ⅰ期临床研究。

       11.普米斯与BioNTech

       11月,普米斯生物就其抗PD-L1/VEGF双特异性抗体(PM8002)与BioNTech达成许可和合作协议,BioNTech获得PM8002在全球(大中华区除外)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普米斯生物相应地获得5500万美元的首付款以及里程碑付款。PM8002是一款双特异性抗体候选药物,通过PD-L1将PM8002分子富集到肿瘤环境中,从而降低全身性阻断VEGF所导致的系统性副作用,目前正在中国开展II期临床研究。

       展望

       2015年以来,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创新实力逐步接轨国际,以上重大事件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之一,尤其是ADC等新兴领域,国内已成为全球不容忽视的研发力量。然而,在产品海外授权(也可以称为"借船出海")火热之际,也出现了一些海外巨头"退货"情形,说明早期创新成果在推进过程中依然面临重重挑战,产品本身质量、创新性如何,仍有待验证。此外,为何国内鲜有企业可以自主出海,独自完成产品海外上市而不依赖于国外巨头合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最后,相信未来国内一定会诞生一批国际巨头药企,引领国内创新产品实现自主出海。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市场动态更多 >>
主编视角更多 >>
热门标签更多

投稿合作联系方式: Kelly.Xiao@imsinoexpo.com 021-33392297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355号城开国际大厦7-8楼 200030

CPHI 网上贸易平台: CPHI.cn| Pharmasources.com| CPHI-Online.com
客服热线:  86-400 610 1188 (周一至周五 9: 00-18: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