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氨基观察 百亿基因疗法的死亡危机

百亿基因疗法的死亡危机

热门推荐: Elevidys DMD 基因疗法
作者:武月  来源:氨基观察
  2025-03-28
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Elevidys销售额飙升至8.21亿美元,带动公司营收增长53%并首次盈利,创造了CGT领域的历史性时刻。Sarepta更是预计,2025年Elevidys销售额将达29亿美元。

  一名患者死亡风波

  Elevidys作为全球首个DMD基因疗法,自2023年6月获FDA加速批准上市以来,便备受瞩目。

  而这一次的患者死亡事件,更是将其推向风口浪尖。

  日前,Sarepta宣布,一名接受Elevidys治疗的16岁DMD患者,因急性肝衰竭不幸离世。尽管肝损伤是AAV基因疗法的已知潜在风险,但这是Elevidys在800多名受试者中的首例致命事件。

  早在2018年,相关研究就已指出AAV载体对肝脏具有高亲和力,会天然富集在肝脏细胞中。尽管Elevidys选用AAVrh74以降低中枢神经暴露风险,但肝脏仍是主要富集器官之一。病毒载体在肝细胞中的大量蓄积可能引发免疫反应或直接细胞毒性,导致肝损伤。

  此外,Sarepta表示,检测显示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这种病毒可能会损害肝脏,与基因治疗产生协同毒性效应,导致急性肝损伤迅速恶化为肝衰竭。

  Sarepta表示,将更新Elevidys的标签,以反映新的安全信号。不过,这样的解释未能平息质疑,Sarepta股价应声大跌27.44%。

  在此之前,Sarepta势头正猛。3月初发布2024年财报时,公司CEO Doug Ingram表示,2025年公司将乘势而上,预计实现29-31亿美元产品收入(同比增长70%,Elevidys同比增长162%)。

  Doug Ingram更是直接将Elevidys称之为史上最成功的基因疗法。这一次的死亡事件,无疑会为其安全性蒙上阴影,甚至影响Elevidys的增长势头。

  低开高走后的俯冲

  Elevidys的诞生本身就是一场科学与监管的博弈。其作用机制是通过AAVrh74载体递送微型抗肌萎缩蛋白基因,补偿DMD患者的基因缺陷。

  然而,其III期临床试验EMBARK未达到主要终点(运动功能量表NSAA),仅次要终点(如站立时间)显示微弱改善。

  这种情况下,FDA生物制品评估和研究中心(CBER)主任Peter Marks力排众议,在主要终点失败的情况下,仍推动其加速批准转为全面批准,并扩大适用年龄范围。这一度被外界质疑为“监管灵活性过度”。

  当然,本质上这是因为DMD患者的有效疗法过于稀缺。DMD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遗传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导致身体肌肉无力和萎缩,是所有肌营养不良中发病率最高、病情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患者因抗肌萎缩蛋白缺失,肌肉逐渐退化,多数在20岁前因呼吸衰竭离世。

  以往糖皮质激素治疗作为DMD患者的传统疗法,常见用药包括泼尼松、甲泼尼龙片等,但激素药物仅能延缓病情且大多存在较大副作用,因此临床需求仍然存在未被满足的缺口。

  一直到基因疗法的出现,被视为改写患者命运的终极答案。这也使得监管机构在“未满足医疗需求”框架下放宽标准。Sarepta顺势开启低开高走模式。

  商业化层面,尽管定价高昂(一针320万美元),但是Elevidys一经上市,就展现了惊人的爆发力。2024年其销售额达8.21亿美元,而随着覆盖范围的扩大,Elevidys的患者群体将增加,Sarepta曾预计2025年将突破29亿美元,2027年预计为50亿美元。

  Sarepta股价也从2023年10月份的低点,在半年时间里暴涨213%,市值一度高达167亿美元。

  然而,这次的死亡事件可能会导致其在低开高走后,一路向下俯冲。短短几个交易日,Sarepta股价下跌31.4%,市值较此前高点蒸发掉近百亿美元。

  过山车的下一站

  安全问题一直是悬在基因疗法之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此前,蓝鸟因为超前的基因疗法而闻名,率先成功上岸成为先驱,但基因疗法的创新性,导致安全性问题拖延商业化节奏,又因为价格问题导致变现困难…… 一系列因素让蓝鸟持续失血,最终无力回天。

  如今,Elevidys的事件,再次为DMD基因疗法热潮敲响警钟,病毒载体技术的突破性潜力与安全性风险并存,疗效证据不足与监管灵活性之间的冲突亟待解决。

  而关于Sarepta的未来,市场也已经产生了分歧。

  有海外分析师警告,Elevidys“效益/风险比恶化”,更深远的影响可能在于医生信心的动摇。RBC分析师指出,Elevidys本就因疗效微弱备受争议,死亡事件可能让医生在处方时更加谨慎。FDA已要求更新药物标签警示风险,而患者权益组织“Parent Project Muscular Dystrophy”则呼吁重新评估基因疗法的风险管控体系。

  当然,由于DMD疗法的稀缺性,也有分析师认为Elevidys“收益仍大于风险”,并指出诺华的Zolgensma基因疗法也曾出现患者死亡事件,但如今每年销售额仍超过10亿美元。

  真正的威胁或许来自技术迭代。在2025年肌肉营养不良协会会议上,Dyne Therapeutics的抗体偶联外显子跳过疗法、REGENXBIO的下一代AAV基因疗法、Genethon的微型抗肌萎缩蛋白优化版本均展示积极数据。Dyne和REGENXBIO都计划于明年提交上市申请。

  日前,Wave Life Sciences发布的2期试验结果,被公司CEO称为“史无 前例”,据Wave称,该药物显著改善了11名男孩的功能,并扭转了肌肉损伤。Wave也希望在2026年寻求FDA的加速审批。

  这意味着Sarepta的护城河正在松动。若竞争对手证明更优的安全性/疗效比,Elevidys的“唯一性”光环将迅速褪去,甚至被颠覆。

  前有安全性危机,后有下一代疗法追击,Sarepta来到了一个关键节点。

  总结

  从商业奇迹到安全性危机,Elevidys的遭遇揭示了基因治疗的终极之问:拯救生命的野心必须经受生命的拷问。

  当技术从狂热走向理性,如何平衡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是所有从业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不仅是海外玩家,包括金唯科、新芽基因、信念医药、中美瑞康等在内的国内企业,也必须重视这一点。

  或许,正如一些分析师所言,通过仔细的监测,这类事件是可以控制的。但更重要的是,整个行业需要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不断完善安全性评估体系,加强风险管控,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能够真正获益。

  只有这样,基因治疗的希望才不会沦为代价,才能让过山车的下一次俯冲,成为冲向黎明的飞跃。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