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凯文 中国创新药十年蝶变:从跟跑到领跑的进阶之路

中国创新药十年蝶变:从跟跑到领跑的进阶之路

热门推荐: 海外市场 市场规模 创新药
作者:凯文  来源:CPHI制药在线
  2025-02-25
过去十年,中国创新药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成长。在政策、技术、资本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创新药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与增长、政策支持、技术进步、海外市场拓展以及资本市场支持等五个方面,详细剖析中国创新药市场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摘要:过去十年,中国创新药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成长。在政策、技术、资本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创新药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与增长、政策支持、技术进步、海外市场拓展以及资本市场支持等五个方面,详细剖析中国创新药市场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创新药市场的蓬勃兴起

生物医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创新药研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例如,基因编辑、细胞治疗、靶向治疗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使得创新药在治疗癌症、罕见病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有91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38种是“全球新”的创新药,无论是比例还是绝 对数量都创历年新高。

近十年来,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19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为1325亿美元,到2023年,市场规模已突破7000亿元人民币。2024年,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超过1.13万亿元人民币。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有望接近2.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推动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

● 政策支持

2015年药审改革启动,临床试验审批时间从3年缩短至60天,优先审评通道让国产PD-1等创新药加速上市。此外,通过每年医保谈判,创新药入院周期从5年缩短至1.5年,这也加速商业化变现。同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和创新药优先纳入医保的政策,也加速了创新药的市场放量。例如,2023年创新药医保支出达900亿元,较2019年增长14倍。

● 临床需求井喷

国内对创新药需求不断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疾病谱的变化,创新药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的应用需求不断上升。其中,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复杂疾病患者突破4亿,这也进一步推动了PD-1、CAR-T等靶向药物的需求激增。

● 研发投入的增加

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推动了更多创新药的研发和上市。例如,通过快速跟进国际热门靶点(如VEGF、EGFR),复星凯特、信达生物等企业实现产品快速上市。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创新药市场仍处早期阶段。美国药品市场创新药占比80%,而中国仅约10%,但这一差距正以惊人速度缩小,预计2025年中国将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创新药市场。

二、研发实力进阶:中国创新药研发经历的三个关键阶段

技术进步是中国创新药市场崛起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中国在创新药研发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突破,特别是在双特异性抗体、ADC类药物、CAR-T细胞疗法等前沿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例如,康方生物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在2022年以50亿美元的海外授权交易刷新了中国药企单品种海外授权交易的最高纪录。其中,中国创新药研发经历主要包括如下三个关键阶段:

● 2015-2018年:Fast-follow阶段

PD-1单抗突破:该阶段以快速跟进国际热门靶点为主,国内药企开发了37款PD-1/PDL1单克隆抗体,形成规模化研发态势。这类me-too药物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使国产PD-1价格达到进口药1/3水平,大幅提高临床可及性。

● 2019-2022年:技术突破期

新型疗法崛起:在抗体偶联药物(ADC)和双特异性抗体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临床开发数量显著增加。尽管我国在细胞治疗等方向取得初步进展,但核心技术仍有待进一步突破。

● 2023年至今:前沿领域布局

基因治疗突破:纽福斯等企业完成基因疗法中美双报,标志着我国在基因编辑等尖端领域的技术积累。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广基强调,仍需加强细胞治疗药物的体内追踪技术研发,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加速形成,科研院所聚焦新靶点发现,企业则推动技术转化。2024年《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了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衔接。

三、宏观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的助推剂

政策支持是中国创新药市场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创新药的研发和市场准入。例如,国家通过综合利用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推动创新药的突破和发展。这些措施将为创新药的研发和商业化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从而促进医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以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的1类新药IND品种数量逐年增加,2023年达到1241个,同比增长31.7%。这表明政策的推动使得创新药的研发申报更加活跃。

2021-2024上半年纳入CDE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的新药项目数量(图源:CDE官网)

2021-2024上半年纳入CDE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的新药项目数量(图源:CDE官网)

2024年,“创新药”还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也显示出国家对创新药产业的高度重视。此外,医保政策的调整也为创新药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80%以上的创新药在获批后2年内即可纳入医保,大大缩短了创新药的市场推广周期。这些政策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用药负担,也提高了创新药的市场可及性。

四、海外市场拓展:创新药发展的新引擎

海外市场拓展是中国创新药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中国创新药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2024年,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数量达到147笔,公开披露的总交易金额同比增长68%,达到366亿美元。这表明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市场的认可度和竞争力正在逐步提升。

中国创新药出海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一是全球创新药市场的巨大需求,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对创新药的高支付能力和定价空间,为中国创新药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

二是中国创新药在研发成本上的优势,使得其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例如,百济神州的百悦泽(泽布替尼)在美国成功获批上市,标志着中国创新药正式进入国际市场。

五、资本市场支持:创新药发展的加速器

资本市场的支持为中国创新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近年来,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为创新药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例如,科创板设立五年来,生物医药板块累计融资近2000亿元人民币,成就了一批估值超百亿的创新药企。此外,港股18A规则支持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上市,也为创新药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平台。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A股医药生物行业中共有166家创新药概念公司,总市值合计2.7万亿元。

此外,资本市场不仅为创新药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也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推动了行业的整合与发展。例如,2024年,港股并购案例激增,预计到2027年,A股/H股将出现3-5家千亿市值的Biopharma企业。这表明资本市场在推动创新药企业从Biotech向Biopharma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过去十年是中国创新药市场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未来,随着政策、技术和资本的持续支持,中国创新药市场将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并为全球医药市场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 百悦泽®(泽布替尼)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Retrieved Jan 20 , 2023,from https://mp.weixin.qq.com/s/kRLQ19NYVpM4vGmZ7M-5TA

2.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10901006049/en/U.S.-FDA-Grants-BRUKINSA%C2%AE-Zanubrutinib-Approval-in-Waldenstr%C3%B6m%E2%80%99s-Macroglobulinemia

3. 中国创新药行业研究报告2024年.

4. 2024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领域发展概览.

5. 2024创新药及供应链年度创新白皮书.

6. 2025年中国创新药行业全景图谱.

作者简介:凯文,从事药物临床评价与合理用药、药事管理相关研究。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