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期喉痉挛是导致明显死亡率和罹患率的急症,是由支配声带或喉入口的运动肌肉发生痉挛所致,临床上常以一声带喉鸣的长吸气开始,发作时呼吸紧迫,呈屏气状,患者有憋闷感、出冷汗及发绀等缺氧症状,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完全性的呼吸道梗阻,轻者可表现为轻微吸气性喘鸣,重者可出现完全性上呼吸道梗阻,尽管前者不属致命性发作,但是处理不当可迅速发展成后者,如不及时解除可危及生命。喉痉挛会引起低氧性损伤,尤其是在小儿患者。小儿喉痉挛发生率远远高于成人,其临床症状与成人表现不完全一样,而且需要紧急处理,如处理不及时,会导致严重后果。围**期发生的喉痉挛仍然是儿科**紧急事件中具有高发病率和致死率的事件。制定合理的**方案是降低小儿喉痉挛发生率和严重性的合理路径。
既往的临床经验表明在浅**时更易发生喉痉挛,临床试验证实喉反射与**深度成反比,七氟醚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儿童吸入**药物,常应用于短小手术,心脏手术,异物取出手术等,还可以用于对不配合静脉置管的患儿实施吸入诱导,是儿科**的得力帮手,但是对于使用七氟醚吸入**的患儿来说喉反射与**深度的关系尚不明确。最近的一项瑞士学者发表在儿童**学杂志上的研究试图探索高浓度七氟醚在保留自主呼吸儿童的**中对喉反射和呼吸道反应的作用。该研究主要评估的七氟醚浓度是4.7%(MAC ED95插管)和2.5%(1 MAC),最初提出的假想是与既往的报道相一致的即4.7%浓度的七氟醚可以完全抑制喉痉挛的发生。实验对40名行短小全身**手术的儿童吸入诱导置入喉罩保留自主呼吸通气后随机采用两种浓度的七氟醚进行**维持,通过一根细导管头端放置于声门上水平向喉黏膜喷洒0.25毫升蒸馏水来诱发气道反应,记录喷洒前1分钟,喷洒中1分钟和喷洒后3分钟的患儿呼吸参数和纤维支气管镜观察到的影像。结果发现2.5%浓度七氟醚**组有32% 的患儿发生喉痉挛且持续时间大于10 秒,4.7%浓度七氟醚**组18%的患儿发生了喉痉挛。其他反射如咳嗽,气促等发生率很低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研究的结果显示假想并不成立,对于高浓度的七氟醚仍然有18%的患儿会发生喉痉挛。
可见,只依赖高浓度吸入加深**深度来预防喉痉挛的方法并不完全可靠,喉痉挛的发生与患儿肺部情况、手术类型、患儿术中有无缺氧、操作时的**状态都有密切关联,临床工作中需要结合其他用药如应用激素,使用静脉药物如右美托咪定等术中控制**深度,在深**下进行声门附近区域操作等来共同预防小儿围**期喉痉挛的发生。而吸入药物的浓度、种类对患儿喉痉挛的具体作用仍然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来探索。
作者简介:大睿,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临床医生,研究方向:镇痛镇静药物的临床应用,脏器保护作用机制及影响。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