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巴戟天这个名称,是在饭店的菜单上,陌生的东西总会不由引起你的好奇。后来饭店老板告诉我们,这个叫巴戟天的东西是一味药食两用的中草药,广东人十分喜欢用它煲汤养生,且巴戟天的名字来历还有个神奇的传说。
巴戟天的“文艺”
传说在很久以前,深山中一位老山民因长期奔波劳碌,饱受风 吹日晒、雨淋、潮寒等侵袭,积劳成疾,腰背部常发生痹痛。一日午时,一位仙人恰巧路过此地,见其卧床呻吟,便问其究竟。山民告知病况,仙人便在其住处附近 寻了几味中草药,捣烂调好后在山民腰部敷上,对他说:“此药可暂时缓解疼痛,但未可断根,明天你将我采挖的药与鸡肠风煲熟食用,才能药到病除”。临别时, 仙人还将附近鸡肠风的所在地也告诉了山民。山民忙感谢仙人并问其高姓大名,仙人告知叫李巴德,便扬长而去。之后,山民按照仙人的嘱咐服药,果然治愈,他便 将此事告知附近其他山民,大家按方服用均有效果。为感谢仙人赐药解患之恩,当地便将鸡肠风命名为——巴戟,即巴戟天,至此巴戟天也成为当地神药。
虽然我们都知道“传说”中的仙人并不存在,但巴戟天在“仙人赐药”的神话背景下似乎更有一种朦胧神秘之美,让人对它不由产生敬畏与好奇心。
老板还说高要当地之所以如此盛行用巴戟天煲汤,也是因为这里是巴戟天的道地产区。
巴戟天的“底蕴”
据《高要年鉴》(1989)记载:“早在清·康熙五十五年 (公元1715年),在本县禄步镇大榕云碌坑就人开始种植巴戟天,距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其次,在《中华本草》(1998)中也有关于“巴戟天主产于 广东高要”的记载。2015年12月,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高要巴戟”也成为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说到“高要”可能会有很多人不知道这是哪里?这个隶属于广东省肇庆市的县级市,近年来也因巴戟天等南药的道地产地迅速发展,在国内、国际药材市场上占据了较高地位。现今巴戟天逐渐成为高要的一张“名片”,当地巴戟天的种植已有3万多亩。一直坚持使用道地中草药为健康食品原材料的无限极,还在这里建立了道地巴戟天种植基地。
广东高要,山坡上的巴戟天生产基地。
巴戟天的“挑剔”
高要地形坡度多为30~40°,这里土层深厚、肥沃、疏 松,富含氮、磷、钾等有效微量元素,大部分为沙壤土质,且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夏长冬短、温度适中,水源充足、排灌良好,形成温暖湿润的土地环境,适宜深 根性植物生长,保证了高要巴戟天根部肉质肥厚、完整、美观,药用成分高。同时,当地对巴戟天的种植是采用将传统种植模式与新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在保证其质 量的同时更提高了产量。
巴戟天的“内涵”
巴戟天,味辛、甘,性温。《本草纲目》中记载其:主治大风 邪气,阴萎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说明巴戟天有温补肾阳、提升人体免疫力等功效。
巴戟天是滋阴壮阳的代表性药材,除药用外,还大量用于食品。在德庆、高要当地,每年除了药用渠道外,尚有“寿比天”等多个巴戟天养生酒厂,产品辐射整个华南地区。民众亦有食用巴戟的习惯;同时,两广及海外,秋冬季节普遍将巴戟天与老鸭、乌鸡同煲,是冬令滋补佳品。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