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叶樱桃来自于acerola树(Malpighia emarginata DC,Malpighia punicifolia L.,Malpighia glabra L.)。原产于加勒比岛地区、中美洲、亚马逊河地区[1],常被称作阿西罗拉樱桃(acerola)、西印度樱桃、Barbados樱桃。Acerola是含维生素C最多的自然植物资源之一,且具有良好的抗癌、抗菌、抗遗传**、抗氧化活性。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保健关注度的日益提升,更青睐于天然来源的产品,针叶樱桃以其丰富、独特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药理作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目前国内、外主要关注于其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对化学成分研究较少。而较之在国外如火如荼的开发现状,国内针叶樱桃的相关研究更处于起步阶段;对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还只停留在表面,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2017年7月,Jose M.Alvarez-Suarez等[2]分析了Acerola樱桃(Malpighia emarginata DC.)中的化学成分,并利用人表皮成纤维细胞模型(HDFa)体外实验确认其抗自由基损伤能力。化学成分分析表明acerola果实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总多酚类、β-胡萝卜素、叶酸,利用HPLC-DAD/ESI-MSn首次分析鉴定得到两种花色素类成分(cyanidin 3-O-rhamnoside和pelargonidin 3-O-rhamnoside),三种羟基肉桂酰衍生物(咖啡酰氧基己糖苷、二氢咖啡酰奎宁酸、香豆酰己糖苷)和十五种黄酮类化合物(大部分为槲皮素和山 奈酚的糖基化物)。
HDFa预先在acerola粗提物(ACExt)中孵育,然后经由AAPH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内自由基水平、脂质和蛋白质生物标记物均显著增加,而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线粒体功能均受到显著影响。但是,ACExt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细胞内活性自由基水平、脂质和蛋白质损伤来对抗氧化应激,而且,可以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线粒体功能,该研究确认了基于其独具的生物活性物质(多酚类、维生素C、叶酸、黄酮类等)的acerola果实的抗氧化活性。
在针叶樱桃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集中于国外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报道,国内的研究少之又少,而国内的关于针叶樱桃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依赖于进口,自主研发产品稀缺,且技术含量较低,配方组成、工艺条件单一,药理作用机制、药剂学研究亟待开展,倘若能在这一植物资源投入精力、资源,相信更能研发出更具特色的新工艺、新剂型,收获更大的市场价值!
参考文献:
[1] Carrington CMS,King RAG.Scientia Horticulturae,2002,92:1-7.
[2] Jose M.Alvarez-Suarez,Francesca Giampieri,Massimiliano Gasparrini,et al.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acerola(Malpighia emarginata)against oxidative damage in human dermal fibroblasts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and mitochondrial functionality[J].Food & Function.DOI:10.1039/c7fo00859g.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