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供应商
  • CAS号
  • 采购
  • 资讯
  • 会展活动

热搜关键词: 助滤剂 硫酸新霉素 丙酮酸 羊毛脂 山梨醇 >>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主编视角 >> 再遇流感季,甲型流感的历史与治疗知多少?

再遇流感季,甲型流感的历史与治疗知多少?

https://www.cphi.cn   2018-01-29 09:38 来源:CPhI制药在线 作者:知行

又到流感流行季,抵抗力较弱的儿童成为流感病毒的首要感染对象,为了更好抵抗流感就要更好的了解流感。文中笔者对流感病毒的类型、结构和易发生变异性进行了简单介绍、概述了流感爆发历史,同时就感染流感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手段进行了总结,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流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又到流感流行季,抵抗力较弱的儿童成为流感病毒的首要感染对象,为了更好抵抗流感就要更好的了解流感。文中笔者对流感病毒的类型、结构和易发生变异性进行了简单介绍、概述了流感爆发历史,同时就感染流感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手段进行了总结,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流感病毒类型与易变异性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目前已发现的有四种类型的流感病毒:A、B、C和D,其中A型(甲型)病毒由于其易发生基因突变的特性而对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等的危害。甲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组由8条单链病毒RNA组成,病毒外壳上表达具有抗原特性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和神经氨酸苷酶(neuraminidase,NA)。不同流感的亚型也是根据HA和NA进行区分的,HA可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唾液酸(N-乙酰神经氨酸)结合而感染宿主,NA主要参与流感病毒的扩增与释放,目前已知的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亚型有:H1N1、H2N2、H3N2、H5N1、H7N7和H9N2。

       流感病毒在不同宿主(人、鸡、猪等)的交叉传播导致其易发生变异产生新毒株,致使人类之前产生的抗体对新毒株失效,造成流感的大规模流行。基因漂移和基因移位是变异的两大因素,基因漂移主要是因为流感病毒RNA基因的点突变产生的,一般情况下宿主抗体对新亚型具有一定免疫性;而基因移位主要指两种或多种类型流感病毒感染宿主的同一细胞,导致病毒基因重组,进而产生具有新型HA和NA的新流行病毒株,人体内一般缺少相应的抗体而易大规模流行。

病毒变异的机制(同属或不同属间传播)

       病毒变异的机制(同属或不同属间传播)

       流感大事记

       由于流感病毒的高度变异性,每年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流感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造成的危害,到目前为止已经爆发多次大规模流感流行,并造成大量患者死亡,具有代表性的分别为: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7年亚洲流感、1968年中国香港流感和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

甲型流感的发展历史

       甲型流感的发展历史

       1918年爆发的西班牙流感被认为是史上最严重的流行性疾病,全球5亿人被感染,共造成5千万-1亿人死亡,经过认定为禽流感甲型H1N1病毒感染。鸭子、天鹅、鸥等禽类为最初的病毒携带源,当感染其他鸟类或哺乳动物时病毒本身会发生突变以适应新宿主,以此产生新的毒株。但是由于当时流行的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不适用于任何之前认知的序列,对于1918年大流感时间病毒传播到人体间的可能的媒介还不确定。流感期间大多数死亡事件都是由于呼吸并发症导致的,如细菌感染的支气管肺炎等,科学家相信1918年H1N1流感爆发的机理是流感病毒与细菌协同感染的结果。在1918流感爆发的9个月里,造成最多死亡数的原因不仅仅是流感病毒,对流感毒株的不防备、缺乏有效的**和对二次细菌性肺炎抗生素的使用也重要的因素。1918年流感过后,毒株一直在进行突变直到1957年才消失,而在1977年又再次出现。

       1957年爆发的流感是第二次规模较大的流感流行病,由于此次首例患者出现在亚洲,又被称作亚洲流感。此次流感的感染毒株为甲型H2N2病毒,共造成将近11万的死亡,与1918年西班牙流感相比死亡率降低了9倍。这种新的毒株首次在中国云南省于1957年二月发现,六月传播到中国香港,夏季的时候相继传播到新加坡、中国台湾、日本及其他世界各地。1957年9月到1958年3月期间,仅在美国就造成近6万的死亡人数。

       1968年流感的毒株H3N2来自于1957年亚洲流感病毒H2N2的突变,与H2N2相比H3N2具有相同的NA但不同的HA,同样也造成的大量的死亡。H3N2流感病毒首次被分离出来是在1968年7月的中国香港,与亚洲流感病毒相比具有高传染性、温和的发病情形,其主要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四年间(1968-1971)共造成估计9万的死亡事件。1957年(H2N2)和1968年(H3N2)流感病毒都是禽-人重组株,禽类基因片段进入到可感染人的毒株内感染人体。

       2009年再次出现的新型甲型流感(H1N1-2009)是21世纪首次流行病,H1N1-2009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迅速传播证明其在人与人间的传染能力,这次的毒株来源于猪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的交叉突变。据WHO统计,此次流感流行期间(2009.07-2010.8),全球191个国家地区中有37.5万人确诊为2009-H1N1感染,其中有超过4500患者死亡的报道。与以往的流感不同的是,2009-H1N1的感染人群集中在儿童,据2010年的一份研究在美国有272名儿童死于2009-H1N1,相反超过65岁的患者的死亡率是所有患者中的。在一份不包括非洲和亚洲人群的报道中,对死于2009-H1N1的人数统计为18631,因此实际的死亡人数在高于上述的数值的。

       传播-症状-诊断

       流感在人与人间主要通过短距离谈话时的唾液进行传播的,但是由于流感病毒可以在人手或其他物体表面存在24-48小时,患者接触过的物体也是可能的感染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远离传染源、自身对病菌的抵抗力是可以有效预防流感感染。

       当被流感病毒感染后,患者通常出现高烧、发冷、头痛、心神不安和肌肉疼痛,接着会出现呼吸系统病症,如流鼻涕、咽喉痛、上呼吸道炎症等,除此之外还会伴随胃部不适的症状。一般情况下,从感染流感病毒到出现症状需要1-4天,但也有7天后才出现症状的,有时疲老虚弱会持续几周之久。流感病毒之所有狡猾还在于其可在感染病人1天后就可感染另一人,还未被发现前就已传播出去。患者的病症开始出现时一般是流感病毒达到值的时候,之后会慢慢减少。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携带病毒的时间也有区别,儿童和青年可以携带10天或更久,而具有相应免疫反应的人则可以携带数周。

       及时的发现和适当的治疗对控制流感流行范围至关重要。如果只从症状来判断是否感染流感是非常盲目的,很容易诊断错误,因为有很多呼吸类病毒都会引起类似感染流感的症状,如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等。诊断的前提,样本的收集是非常重要的,鼻咽样本一直是首选。其次是样本的收集时间,在症状出现的第二或第三天是的时期,此时病毒含量达到峰值,获得的数据更为可信。接下来是病毒的检测,现有的测试手段包括:抗原测试、病毒培养、血清、PCR、RT-LAMP和免疫原性分析,在这些检测方法中病毒培养被认为是最精确的确定病毒毒株的方法。

       治疗-抗病毒 药物

       对抗流感的方法是保持健康的锻炼习惯,以及采取必要的预防手段,如接种流感**。如果你不幸被流感病毒感染了,抗病毒 药物一般是首选药物。众多的抗病毒 药物中,病毒表面蛋白抑制剂是第一位选择,这类药物包括金刚烷衍生物(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烷乙胺「rimantadine」)以及神经氨酸苷酶抑制剂(扎那米韦「zanamivir」、奥司他韦「oseltamivir」和帕拉米韦「peramivir」)。抗病毒 药物主要通过阻止病毒进入细胞、病毒信号传导、病毒装配及从细胞逃逸出去治疗流感的,如下图所示。除去上面提到的抗病毒 药物,一些在研的治疗手段也可有效地治疗流感,如吸入式神经氨酸苷酶抑制剂(R-118958)、聚合酶抑制剂(T-705)、靶向病毒表面蛋白的DAS181、绿原酸,以及其他在研的抗病毒 药物如AVI-7100、单抗CR6261和CR8020等。

抗病毒 药物的作用机制

       抗病毒 药物的作用机制

       对于现在常用的抗病毒 药物,不得不提到其副作用,长时间使用会使病毒出现抗药性。金刚烷胺和金刚烷乙胺对甲型流感的治疗达到90%的有效性,而在1980年就有病毒对其出现抗药性的报道,之后相似的案例一直在增加。1991年至1995年间,全球范围内H3N2病毒对金刚烷的抗药性为0.8%。而在2004年时这个比例增加至12.3,一年后中国、韩国、美国出现抗药性的比例分别为96%、72%和14.5%。自2005年后出现抗药性的案例呈指数增加,2005年至2006年H3N2增加了90.6%、H1N1增加了15.6%。截止到2013年,所有的已知甲型流感病毒中已有45%的毒株对金刚烷出现抗药性,形势非常严峻。

       作为二线用药的神经氨酸苷酶抑制剂,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流感药物。2005年及2007年,全球范围内H1N1病毒对奥司他韦抗药性案例的报道分别为0.4%和0.6%,而2007年至2008年这一数值已经提高到7%,2008年至2009年流感流行季比例更是高达90%。但是由于流感病毒一直在发现变异,一般情况下正常流行的毒株并不会对所有的抗病毒 药物具有抗药物,此外提前接种**也是有效预防手段。

       最初的流感**是在19世纪40年代发现的,是在鸡胚胎中形成并用福尔马林灭活的。由于流感病毒每年都会发生基因漂移,**也会随之改变,每一种**对应相应的流感毒株。由于流感病毒表面蛋白的高度可变性,目前还不存在广谱**。目前市场中的流感**多种多样,最主要的为常规灭活**和活性减弱**,常规灭活**包括H1N1和H3N2**,活性减弱**通常对于儿童的效果,而对于成片人则效果一般。虽然**并不能预防所有类型的流感病毒,但接种**依然是有效抵抗流感的手段。

       流感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爆发,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对人类的危害。流感历史告诉我们甲型流感病毒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且在不同物种间均可传播。**和抗病毒 药物的使用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流感,此外还有更多的治疗方法正处于研究阶段,未来人类与流感的对抗中充满了希望。

       参与来源:The emerging influenza virus threat: status and new prospects for its therapy and control

       作者简介:知行,生物化工硕士,从事细胞培养方面的研究。工作之余密切关注国内外医药行业动态以及研究进展,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不简单的未来,一个不断前行的医药人。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市场动态更多 >>
主编视角更多 >>
热门标签更多

投稿合作联系方式: Kelly.Xiao@imsinoexpo.com 021-33392297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355号城开国际大厦7-8楼 200030

CPHI 网上贸易平台: CPHI.cn| Pharmasources.com| CPHI-Online.com
客服热线:  86-400 610 1188 (周一至周五 9: 00-18: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