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2 月 26 日,恒瑞的吸入用地氟烷(ANDA 208234)在 FDA 批准上市。2017 年 7 月,恒瑞的吸入用地氟烷在欧盟(英国、德国及荷兰)三国批准上市。
国内进展要稍慢一步,但距离国内上市估计快了!
地氟烷在 CDE 的 1089 天
2015 年 3 月 7 日吸入用地氟烷(受理号: CYHS1401639)获得 CDE 承办。截止至今日,审评用时 1089 天,还未离开 CDE 。
从数据上看, 2015 年 3 月 13 日该受理号进入新报任务,在新报任务一共停留了 854 天。
2017 年 7 月 14 日,CDE 发补。恒瑞提交补充资料后,2017 年 11 月 03 日,CDE 启动补充资料任务,目前处于排队待审批状态。
一个 6 类仿制药临床申请花费 3 年,实在不符合恒瑞大企业的做派。
猜测恒瑞是在等一个时机
时机到了,再伺机而动。
CDE 承办后不久,在 2015 年 10 月,恒瑞向英国、德国及荷兰药监局提交了吸入用地氟烷的上市申请并获受理。2017 年 7 月,欧盟三国批准上市。
2017 年 7 月 11 日,地氟烷出现在拟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药品注册申请的公示(第二十一批)名单中,优先审评理由为「同一生产线生产,2017 年欧盟上市。」
猜测恒瑞在 2017 年 7 月 14 日 CDE 发补时,已由临床申请转为上市申请,不需要做生物等效性试验,也不需要再次申请上市。
猜测的依据是在 2016 年第 51 号公文提到:
本方案发布实施前已受理的化学药品注册申请,可以继续按照原规定进行审评审批,也可以申请按照新注册分类进行审评审批。如申请按照新注册分类进行审评审批,补交相关费用后,不再补交技术资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要设立绿色通道,加快审评审批。符合要求的,批准上市;不符合要求的,不再要求补充资料,直接不予批准。
在 2016 年第 106 号公文也提到:
在中国境内用同一条生产线生产上市并在欧盟、美国或日本获准上市的药品,由受理和举报中心负责申报资料受理;一致性评价办公室通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对原境内、外上市申报资料进行审核,通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以下简称核查中心)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经一致性评价办公室审核批准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如果按照原本的情况,注册分类 6 类的吸入剂,应当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后期申请上市需要进行第二轮申请。
以上为我的猜测,大家觉得是否合理呢?欢迎在下方留言交流。
地氟烷简介
地氟烷**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报道指出地氟烷具有对 GABAA 受体介导的 GABA 作用的增强以及对双孔钾离子通道家族的 TRESK 的活化作用。地氟烷吸入剂适用于住院和门诊成年、婴幼儿和儿童手术患者的维持**。
2016 年,吸入用地氟烷全球市场销售额约 17.1 亿人民币。
恒瑞从2012 年开始研究地氟烷, 截至 2017 年 7 月 14 日,公司在地氟烷研发项目上已投入研发费用约 3020 万元人民币。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