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会闭幕,总理答记者问中,说到"群众、患者急需的抗肿瘤药将较大幅度降低进口税率,力争做到零关税",这条消息引起广泛关注,笔者同样为国家点赞。
"零关税"确实走出了重要一步,然而,在笔者看来,对于肿瘤患者和特殊重大疾病患者,"零关税"依然是杯水车薪,很难为肿瘤患者真正减负,早日真正完善"大病医保"和"降低药品增值税"至关重要。
相关阅读:《解燃眉之急,抗癌药物进口或将进入零税率时代》
一. 药品的最终使命是保障健康
近年,国家在医药领域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药品监管、审评等多个环节成效明显。关注药品质量,控制药品价格,事实上,药品价格的形成与生产商、流通环节、医院、税收等多个点相关。
在这里,我们不谈其他,只是略谈一下跟药品相关的税。随着国家全面营改增,《增值税暂行条例(2017年版、国务院令第691号)》中对于药品这样规定,除避孕药品和用具外,药品一般征收17%增值税。而对于进口药品,普遍征收关税5-8%。中国药品流通尤其复杂,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措施,这就留有可操作空间。药品价格无论如何,都有患者买单。
二. 真正完善"大病医保"和"降低药品增值税"
征税无可厚非,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对于药品征税,政府应该对影响人民健康的物品征税,而不是对有益健康的药品征税。
图片源自网络
有这样一组数据:1. 欧洲国家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百分比为7%左右,中国约为3.3%;2. 增值税征收,欧洲地区平均增值税率8.8%,其中个别地区仅对药品实行低税率,美国、澳大利亚增值税为0,韩国对药品增值税率为10%。
上述事实,也许我们应该知道,药品价格构成因素很多,中国尤其如此。因此,对于药品,加强整体的产业升级、提升监管和审评非常重要;但是,同时应该加强药品的过程管理,逐步完善药品流通监管机制;最终,最重要的是,国家应该继续加强支持力度,一方面降低增值税,尤其是对于急需的、负担大的药品;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大病医保"政策,将抗肿瘤药等扎实的纳入医保之中。
药品毕竟不同于一般商品,药品的最终使命是保障健康。
作者简介:Dopine,注册执业药师,河南省药学会会员,就职于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PIVAS,精于临床药学服务,专注临床用药安全和不合理用药。对国内外医药审评审批政策,研发动态,新药注册审批等长期关注。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