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供应商
  • CAS号
  • 采购
  • 资讯
  • 会展活动

热搜关键词: 三氟乙酸 伪麻黄碱 人血白蛋白价格 高速压片机 Olaparib奥拉帕尼 >>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研究与发展 >> 2018需要重点关注的10种高危传染性疾病

2018需要重点关注的10种高危传染性疾病

https://www.cphi.cn   2018-04-09 14:16 来源:药渡 作者:Chrisach

2018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公布了10种高危性传染性疾病,由于它们一旦爆发就有可能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2018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公布了10种高危性传染性疾病,由于它们一旦爆发就有可能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这10类高危疾病分别为: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和马尔堡病毒(Marburgvirus)、拉沙热(Lassa fever)、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感染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尼帕病毒(Nipah virus)、裂谷热(RVF)、寨卡病毒(Zika)以及X疾病(DiseaseX)。这份名单是WHO“预防传染病研发行动蓝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在提高各国应对全球致命性传染病大规模爆发的能力,加强各层级医疗对策和药物、**等的研发。相较于2015年、2017年发布的疾病名单,今年的名单中出现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疾病名“X疾病(Disease X)”。 自2015年发布首份“预防传染病优先研发行动蓝图”以来,各次所发布的优先研发名单如下表:

       2015年WHO首次列出的8类优先研究的疾病后,伴随着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出现,2017年,又在上述名单中新增了寨卡病毒(Zika Virus)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

       2018年2月6,7日召开的第二届大会上,WHO的专家们讨论认为由于旅游、贸易的频繁往来,一些古老的、或未曾出现过的疾病可能大爆发,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同时目前又没有有效的**或者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因此在2017年的疾病名单上修改并增加了一种我们都很陌生的“X疾病”。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是布尼亚病毒科家族的蜱传病毒(内罗病毒属)所导致的一种广泛传播的疾病。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会导致严重的病**出血热疫情,病死率为10-40%。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在非洲、巴尔干地区、中东和亚洲北纬50度以南的国家中流行。

       传染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宿主包括各种野生和家养动物,如牛、绵羊和山羊。许多鸟类抗感染,但鸵鸟易感染,在流行地区感染率会很高,它们已成为人间病例的源头。例如,在南非一个鸵鸟屠宰场就曾发生过疫情。

       动物被受感染的蜱虫叮咬而感染,受感染后其血液中的病毒会持续存留一周左右,当另一个蜱虫叮咬后,即造成蜱虫-动物-蜱虫循环传播。许多蜱属都可能受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感染,传播媒介主要为璃眼蜱。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可通过蜱虫叮咬或在屠宰期间和之后接触受感染动物的血液或组织传播给人类。大多数病例发生在畜牧行业,如农业工人、屠宰场工人和兽医。

       密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可造成人际传播。医疗设备消毒不当,针头重复使用,医疗用品污染,也会发生医院感染。

       体征和症状

       潜伏期时间长短取决于病毒感染人体方式。被蜱虫叮咬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一到三天,最长时间为九天。接触受感染血液或组织后的潜伏期一般为五到六天,有记载的最长时间为13天。

       症状的出现很突然,发烧、肌肉痛(肌肉酸痛)、头晕、颈部疼痛和僵硬、背痛、头痛、眼痛、畏光(对光敏感)。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早期咽喉痛,继而情绪波动剧烈,意识混乱。二至四天后,可能从焦躁不安转为嗜睡、抑郁和倦怠,可能出现右上腹痛,可检出肝 脏肿大。

       其他临床症状包括心动过速(心律加快)、淋巴结肿大、内部粘膜表面呈瘀点状皮疹(皮肤出血引起的皮疹),如口腔和咽喉以及皮肤表面。通常有肝炎的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发病五天后可能会出现肾功能迅速衰竭,爆发性肝功能衰竭或肺衰竭。

       感染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后的死亡,常发生于发病的第二周。康复的患者,一般是在发病后第九天或第十天开始出现好转迹象。

       治疗和**

       虽然现已开发出一种针对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已灭活鼠脑源性**并在东欧地区小范围内使用,但目前仍无任何可广泛供人类使用的安全有效的**。

       在缺乏**的情况下,降低人类感染的唯一方法就是提高人们对风险因素的认识,并开展宣传教育,使人们了解减少病毒接触所能采取的措施。

       治疗症状时给予一般支持性护理,是对人类所患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主要处理方法。

       抗病毒 药利巴韦林(ribavirin)现已用于治疗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感染,并有明显的疗效。口服和静脉注射剂型似乎具有疗效。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埃博拉病毒病(亦称埃博拉病**出血热(Ebola haemorrhagic fever, EBO)是一种烈性传染病,病死率很高,临床上以发热及出血为特征,由令医学界闻之色变而又无可奈何的致命杀手——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引起。在以往的疫情中病死率从25%到90%不等。2014年爆发于西非的埃博拉疫情是有史以来的一次疫情,已经造成超过2.5万人感染,超过一万人死亡;其中塞拉利昂当地超过3800人死亡。该病主要侵犯人类和其它灵长目动物(如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等),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埃博拉病毒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其生物安全等级为最危险的第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

       传染

       埃博拉是通过密切接触到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传给人类。在非洲,通过处理在热带雨林中发现的受到感染的患病或者死去的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而染病。重要的是要减少与高危动物(即果蝠、猴子或猿)的接触,包括不要拾取在森林中发现的死亡动物,也不要处理动物生肉。

       一旦有人与染有埃博拉的动物发生接触,就可能在社区造成人际传播。感染的发生缘于与感染者的血液、其它体液或分泌物(粪便、尿液、唾液和精液)的直接接触(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当健康人的破损皮肤或粘膜与受到埃博拉病人的感染性液体(如脏衣物、床单或者用过的针头)污染的环境发生接触时,也可发生感染。

       卫生工作者在照护埃博拉病人时经常会接触到这一病毒。情况的发生缘于他们照护病人时没有佩戴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卫生系统各个层面(医院、诊所和卫生站)的卫生保健提供者都应当了解该病的本质,疾病如何传播,并严格遵守所推荐的感染控制防护措施。

       埃博拉病人死后,其埃博拉病毒水平仍很高,因此必须仅由穿戴适当个体防护装备的人员处理埃博拉病毒病死者,并且死者应立即埋葬。世卫组织建议应仅由经过培训的殡葬队人员处理可能死于埃博拉病毒病的死者,这些人员配有正确埋葬死者的装备,可以安全和体面地埋葬尸体。

       只要病人血液和分泌物中带有病毒就会具有传染性。因此,感染病人应得到医疗专业人员的密切监测,并获得实验室检查,以确保病毒在病人回家前不再在身体系统内传播。当医疗专业人员确定病人可以回家时,那么他们就不再具有传染性,不会对社区中的其他任何人造成感染。病情康复的男性仍可能在康复后高达7周内通过其精液将病毒传给性伴。鉴此,重要的是,男性康复后至少在7周内要避免性 交,或者当在康复后7周内进行性 交时要戴上安全套。

       体征和症状

       埃博拉症状不一,在发病初期(“干期”)的典型症状是起病急,发烧、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着病情加重,病人往往会出现呕吐和腹泻(“湿期”)、皮疹、肾 脏和肝 脏功能受损,某些情况下会有内出血和外出血。

       潜伏期(即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的这段时间)为2天至21天。病人在显现症状后才具传染性。埃博拉病毒病感染只有通过实验室检验才可获得确认。

       治疗与**

       口服补液或者静脉输液等支持性疗法以及针对特定症状的治疗可改善生存率。就埃博拉病毒病而言尚没有经过验证的治疗办法。然而,目前正在评价各种包括血液制品、免疫疗法和药物疗法在内的可能治疗办法。

       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范围内共开展了3项埃博拉**研究。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后,20余个埃博拉**临床试验陆续开展。目前开展临床试验的埃博拉**主要是病毒载体类**,例如人腺病毒载体(Ad5和Ad26)、3型黑猩猩腺病毒载体(chAd3)、水泡性口炎病毒载体(VSV)、痘病毒载体(MVA),以及DNA**和VLP**。从免疫策略上来说,包括单次免疫与初免-加强两种免疫策略。截至目前(2017年10月),只有我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某研究所陈薇团队与天津康希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重组埃博拉病毒病**(rAd5-EBOV,腺病毒载体)通过了CFDA的新药注册申请,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药证书和药品批准文号,成为全球首个获批新药的埃博拉**。

       重组埃博拉病毒病**(rAd5-EBOV,腺病毒载体)不同于美、俄需要-80℃保存的同类**,我国研制的**在2℃~8℃的环境中即可完成保存、运输。

       马尔堡病毒(Marburgvirus)

       马尔堡病毒是马尔堡病毒病的病原体,这是一种病死率高达88%的疾病。马尔堡病毒病最初于1967年在德国的马尔堡和法兰克福以及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同时出现疫情后得以发现。

       马尔堡和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的成员。虽然由不同的病毒引起,但这两种疾病在临床上较为相似。二者均属罕见病,并且可以引起致死率很高的大型疫情。

       1967年,在德国马尔堡和法兰克福以及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同时发生了两起大型疫情,由此人们对此病有了初步认识。这次疫情与使用从乌干达引进的非洲绿猴(Cercopithecus aethiops)的实验室工作有关。随后,在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南非和乌干达报告发生了疫情和散发病例。2008年,在前往乌干达具有北非果蝠群落栖息的一处洞穴参观的旅行者中报告出现了两例独立病例。

       传播

       起初,人类感染缘于与具有北非果蝠群落栖息的矿山或者洞穴长期接触。

       马尔堡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它体液以及被体液污染的表面和物品(如寝具,衣物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在安葬仪式上与死者尸体直接接触会导致马尔堡病毒病的传播。如病毒仍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中,则仍具有传染性。已证实在临床恢复后七周内马尔堡病毒可通过感染精液传播。

       症状

       疾病潜伏期(从获得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间隔)从2天到21天不等。

       由马尔堡病毒引起的疾病起病急,伴有高烧、剧烈头痛以及严重不适。肌肉酸痛属于常见特征。可在第三天开始出现严重水样腹泻、腹痛和抽筋、恶心及呕吐。腹泻可持续一周。处于这一阶段的患者外表被描述为“魔鬼样”特征,眼窝深陷,面无表情并且极度嗜睡。在1967年的欧洲疫情中,大多数病人在出现症状后2至7天出现不发痒的皮疹。

       许多患者在5天至7天内出现严重出血表现,致命性病例通常会有某种形式的出血,经常是多个部位出血。呕吐物和粪便中带有鲜血,通常伴有鼻腔、牙龈和阴道出血。静脉穿刺部位(从静脉获取体液或者血液样本)的自发性出血可能特别棘手。在重病阶段,病人会有持续性高烧。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时可能会出现错乱、易怒以及攻击行为。在发病后期(15天)偶有报告睾丸炎(单侧或双侧睾丸炎症)。

       在致命病例中,死亡最常发生在症状出现之后的第8天至第9天,一般在此之前会出现严重失血和休克。

       治疗和**

       口服补液或静脉输液等支持性护理以及针对特定症状的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就马尔堡病毒病而言尚没有经过验证的治疗办法。然而,目前正在评估包括血液制品、免疫疗法和药物疗法在内的各种可能的治疗方法。

       拉沙热(Lassa fever)

       导致拉沙热疾病的病毒直至1969年才得到确认。它是一种单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沙粒病毒家族。拉沙热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这意味着人可以因接触受感染的动物而被感染。拉沙病毒的动物储主或宿主是鼠属的Mastomys,通常称为“多乳鼠”。感染拉沙病毒的Mastomys鼠不会发病,但它们可以通过尿液和粪便排泄病毒。

       传播

       人类通常通过接触受感染的Mastomys鼠的排泄物感染拉沙病毒。拉沙病毒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拉沙热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或其它身体分泌物,在人际之间传播。尚无流行病学证据支持人际之间通过空气传播。在社区和卫生保健设施中均可发生人际传播,在那里,病毒可通过重复使用的针头等受污染的医疗设备传播。拉沙病毒的性传播已有报道。

       拉沙热在所有年龄组的男女中间都有发生。在农村生活的人风险,那里通常可见Mastomys鼠,尤其是环境卫生不良或生活条件拥挤的社区。卫生工作者在护理拉沙热患者时,如缺少适当的隔离护理和感染控制规范,也会处在危险中。

       症状

       拉沙热的潜伏期为2到21天。疾病的发生,就症状而言,通常是渐进的,起初是发热,全身无力和不适。几天后可能出现头痛、喉咙痛、肌肉疼痛、胸痛、恶心、呕吐、腹泻、咳嗽以及腹痛。严重者可发展到脸部肿胀,胸腔积水,口、鼻、阴道或胃肠道出血,以及低血压。也可能出现蛋白尿。晚期可见休克、癫痫发作、震颤、定向障碍和昏迷。 25%的存活患者出现耳聋、其中半数在1到3个月后恢复某些功能。在恢复期间可出现短暂脱发和步态不稳。

       危重病例发病后通常在14天内死亡。该病在妊娠后期尤其严重,在妊娠末3个月期间超过80%的病例发生孕产妇死亡和/或胎儿死亡。

       治疗和**

       在临床病程早期给予抗病毒 药利巴韦林,对拉沙热是有效的治疗。尚无证据支持利巴韦林作为接触后预防性治疗的作用。

       目前没有拉沙热防护**。

如果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

市场动态更多 >>
主编视角更多 >>
热门标签更多

投稿合作联系方式: Kelly.Xiao@imsinoexpo.com 021-33392297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355号城开国际大厦7-8楼 200030

CPHI 网上贸易平台: CPHI.cn| Pharmasources.com| CPHI-Online.com
客服热线:  86-400 610 1188 (周一至周五 9: 00-18: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