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过程中,需要时刻监测牲禽的体重,如果到了出栏期体重不达标,后期再进行饲养就是亏本的买卖了。一般来说,牲禽体重下降多是生病了,比较常见的就是肚子闹虫了。常见的打虫的兽药有丙硫咪唑和磺胺氯吡嗪钠那么,丙硫咪唑和磺胺氯吡嗪钠效果一样么?
丙硫咪唑于1976年在美国问世,1979年由中国兽药监察所仿制成功,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广谱、低毒的苯咪唑类抗蠕虫药。它可阻断虫体对多种营养和葡萄糖的吸收,导致虫体糖原耗竭,致使寄生虫无法生存和繁殖。用于治疗蛔虫、蛲虫、鞭虫、钩虫、线虫等引起的单一或混合感染,亦可用于囊虫病、包虫病和肝、肺吸虫病等。
磺胺氯吡嗪钠为磺胺类抗球虫药,多作球虫爆发时短期应用。磺胺氰吡嗪抗球虫的活性峰期是球虫第2代裂殖体,对第1代裂殖体也有一定作用。但对有性周期无效。磺胺氯吡嗪对家禽球虫的作用特点与磺胺喹恶啉相似,且具更强的抗菌作用,甚至可治疗禽霍乱及鸡伤寒,因此最适合于球虫病爆发时治疗用,应用磺胺氯吡嗪不影响宿主对球虫免疫力。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丙硫咪唑可作为打虫的兽药,长期进行使用。而磺胺氯吡嗪钠更适用于短期使用,不过后者相比于前者爆发力更强,对于一些传染性的突发性的球虫疾病更有效果。所以,养殖主在使用的时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