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供应商
  • CAS号
  • 采购
  • 资讯
  • 会展活动

热搜关键词: 卡培他滨 制丸机 盐酸麻黄碱 乙腈 依诺肝素钠 >>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热点在线 >> 分析:2014-2017年健康产业融资情况

分析:2014-2017年健康产业融资情况

https://www.cphi.cn   2018-10-12 06:56 来源:新康界

近年来,我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中国国民健康意识觉醒,需求大爆发,各类新技术、新模式、新企业如雨后春笋涌现,促使产业势能与产业价值同时迎来跃迁式变化。其中,资本力量成为决定性支撑要素,IPO 队列不断壮大,行业融资需求呈井喷之势。

       近年来,我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中国国民健康意识觉醒,需求大爆发,各类新技术、新模式、新企业如雨后春笋涌现,促使产业势能与产业价值同时迎来跃迁式变化。其中,资本力量成为决定性支撑要素,IPO 队列不断壮大,行业融资需求呈井喷之势。那么,近几年健康产业融资情况如何?下面,新康界将就2014-2017年健康产业投融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以飨读者。此为报告上篇,主要分析近4年医药行业投融资概况,市场呈现整体数量及金额显著上涨趋势。

  PE-VC融资

  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复合增长率居于高位

  2014-2017年,共有823家依托PE-VC进行融资的医药公司案例量达823个,其中共计涵盖公司593家,融资总规模达到989亿。整体上看,通过PE-VC进行一级市场融资的医药企业及其对应的融资规模呈现着上升的趋势。2014年,共有140家医药企业进行PE-VC融资,融资规模为159亿;而到2017年,进行融资的医药企业达247家企业,融资规模为380亿元,融资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4%。

  新三板占比稳定,A股融资整体规模庞大

   (1)新三板融资:可交易股权规模庞大,以竞价转让为主

  2014-2017年,共有647家医药企业登陆新三板进行融资,可交易股份数量合计173亿股。可以看到,年份之间新增医药挂牌公司数量和可交易股份规模存在较大波动,这主要源自于新三板市场自身的系统性因素导致整体挂牌公司体量出现较大起伏,从比重来看,2014-2017年医药企业新增挂牌数量占新三板全部新增挂牌家数的比例稳定在5%左右。

  在2014-2017年647家登陆新三板的医药企业中,有564家选择了竞价转让的方式,总股本达到259亿股;有83家选择了做市转让的方式,总股本为73亿股。

  从实际新三板融资规模来看,2014-2017年医药行业公司在新三板的合计融资金额为412亿元,合计区间成交股数为4380万股。做市转让的规模大于竞价转让。

  (2)A股相关融资:整体规模受系统性因素制约,单家平均规模则有所提升

  2014-2017年,共有668家医药公司通过沪深A股市场相关融资手段进行融资,募集总金额达到3613亿元。进行融资的公司数量和募资规模存在年份间的波动,这同样受到整体一级市场系统性因素的影响。2014年以来,单家公司平均融资额有所提升,2014-2017单家公司平均融资额分别为:4.5亿、9.8亿、13.7亿和8.15亿。

  IPO与增发占绝对比重,同时其他融资手段现多元发展。2014-2017年,通过A股市场相关工具进行融资的医药企业中,首发IPO案例量占到整体的28%,增发案例量占到65%,IPO和增发合计占比超过93%。近两年,通过IPO和增发之外的手段进行融资的案例量在增多,用可交换债券融资的医药公司数量在2016年和2017年各有7家,且2017年出现了3单可转债融资。

  相较IPO,增发融资的整体规模与单家平均规模均更高。从融资规模来看,首发IPO融资量占到4年融资总量的13%,增发融资量则占到了81%,合计超过94%,单家公司平均IPO融资规模为5.1亿元,小于单家公司平均增发融资规模的13.89亿元。

  总单家平均发行规模来看,IPO较低、增发居中。采取优先股融资的企业单次规模(30亿元)、配股其次(16.8亿元)、增发(13.9亿元)和可交换债(10.4亿元)随其后,可转债(6.3亿元)和首发(5.1亿元)则较低。其中,优先股和配股融资案例数量在近四年分别只有2单和4单,因此可参考性相对其他融资手段较低。

  单轮融资不同特征的结构分析各市场中不同量级的融资比重呈现显著差异

   (1)PE-VC股权融资:单次融资千万量级占比高,A轮融资资本密集度

  单笔融资量级分布

  考虑到数据可得性,我们一共统计了365家在2014-2017年通过PE-VC进行股权融资的医药企业,分析他们的融资量级和融资轮次。我们发现,单次进行千万级融资的企业占比,4年共计有214家,对应比例58.6%;其次为亿级融资,共计有81家企业,占比为22.2%;再次为百万级,共计有58家企业,占比为15.9%。

  分年度纵向来看,千万级别融资的比例仍在上升。2014-2017年,单次进行千万级融资的医药企业数量占当年进行PE-VC的企业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6.8%、58.9%、58%和62.8%。且进行亿级融资的企业比例也从2014年的23.4%提升至2017年的24.8%,进行十亿及以上级别融资的企业家数从2014年的2家提升至2017年的4家,其中包括有国大药房、上海傲源和固生堂,前两者皆为医疗保健用品细分行业,后者为中药行业。

  单笔融资轮次分布从可得数据分析,在2014-2017通过PE-VC融资的企业中,有47.5%进行的是A轮融资(A与A+轮分别占44.1%和3.4%),19.1%进行的是B轮融资(B与B+轮分别占18.3%和0.8%),此外天使轮融资同样是资本的集中区域,共计12.4%的企业进行了天使轮融资,以及2%的企业进行了天使前融资。而其他各轮次总计仅占5%。

  从纵向时间轴来看,资本在A轮融资的集中趋势逐渐趋弱。2014年A轮融资企业占比超过56%,而这一数字在2017年仅为35%,主要原因是在Pre-A轮、B轮和其他轮次融资的企业数量有所抬升,尤其是后二者提升较为显著,其中B轮融资公司占比由2014年的2.6%提高至2017年的24.3%,其他轮次同期则由2.6%提升至9%

  (2)A股市场相关融资:单次融资1-10亿量级占比高,且依旧处于上升趋势

  2014-2017年,在A股市场相关融资中,医药行业企业以单次1-10亿元规模融资为多,共占64.8%。接下来依次为,10-50亿元单次融资规模,共占28.7%;50-100亿元单次融资规模,共占4%;小于1亿元单次融资规模,共占2.5%。

  纵向来看,单次融资规模位于1-10亿元区间的企业占比依旧呈现上升趋势。2014年,这一比例为66%,而2017年则为73%。

  融资数最多的细分领域生物科技PEVC青睐,中药化药A股融资强势

   (1)PE-VC融资:生物科技、保健护理服务和医疗保健设备领域案例丰富

  从案例数量上看,生物科技、保健护理服务和医疗保健设备是2014-2017年融资公司数最多的细分板块,分别有132、110和97家公司,占比为22.26%、18.55%和16.36%。此外,融资家数占比超过10%的细分板块还有医疗保健技术和西药。

  纵向比较,医疗保健技术、保健护理服务、生物科技和医疗保健设备是四大案例数增长较快的行业。2017年,这四个细分行业融资案例数量分别为35、51、58和40家,实现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26.8%、66.7%、45.1%和35.7%。尤其是医疗保健技术行业,几乎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繁荣的转变。

  从融资规模的集中度来看,情况与案例集中度有所不同。生物科技、西药和医疗保健设备是2014-2017年融资规模的三个领域,分别的占比为22.2%、15.5%和11.2%,此外融资规模占比超过10%的细分行业还有保健护理服务(11%)。

  纵向来看,医疗保健技术、保健护理产品经销商、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和医疗保健用品四个细分板块在2014-2017年的融资规模增速最快,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566.0%、204.0%、123.3%和100.0%。

  下面统计了各个医药细分行业的单笔平均融资规模,中药细分领域平均单笔融资规模,为2.76个亿;生物科技位于中位,为9144万元;管理型保健护理,为3061.6万元。

  (2)A股相关融资:中药化药家数最多,医疗器械和化学制剂案例增长最显著

  从融资案例数量看,2014-2017年,通过A股市场相关工具进行融资的各个细分板块中,中药、化学制剂和化学原料药是三个融资家数最多的细分行业,分别拥有65家、50家、44家,占比则为23.6%、18.2%和16%。

  拉长纵向时间轴,我们发现各个板块各个年份融资家数相对较为平稳,基本集中在(0,20)的区间内。除医疗器械和化学制剂细分板块的融资家数在2014年之后有较为显著的增长外,大多数板块未见明显的递增/递减趋势。

  从融资规模看,比重排名前三的细分行业分别为,中药(29.2%)、化学制剂(18.4%)和医药商业(13.2%),和融资家数的排名略有不同,原因在于单笔融资金额的分布存在差异,医药商业的平均单笔融资金额高于化学原料药。

如果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

市场动态更多 >>
主编视角更多 >>
热门标签更多

投稿合作联系方式: Kelly.Xiao@imsinoexpo.com 021-33392297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355号城开国际大厦7-8楼 200030

CPHI 网上贸易平台: CPHI.cn| Pharmasources.com| CPHI-Online.com
客服热线:  86-400 610 1188 (周一至周五 9: 00-18: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