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自2017年12月20日起施行。其规定不需要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而只要参加省级专家的考核,通过就可以获得中医师证。
这个考试一直以来受到不少关注,有赞同的声音,也有反对的声音。无论怎样,此项改革是对民间中医的大解放,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今年开始,有的省份已经开展了考核工作,有的还在报名审核中。那么这种新的考核从报名到考核会不会出现一些问题呢?
报名会不会出现造假
本来按照《办法》规定,报名程序审核应该是很严格。
第一,参加考核的人,自己临床中医实践工作年限要够;
第二,推荐的老师不能弄虚作假;
第三,审核是从县级到市级,最后才到省级审核,按理报名要经过层层把关,很难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
但是实际上现实报名审核最关键一环在县级,因为只有县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才对本地开展中医药服务的人员比较了解。
如果县级把关不严,准许一些资格不符合的人通过,那么市级和省级都只能看到文字资料,只要文字资料符合要求可能也就通过了。
所以现实中有不符合条件的人通过报名审核客观上来讲是有可能的。
可能有老实人吃亏现象
与可能靠弄虚作假通过报名审核相反,据一些真正从事中医的基层医生反映,虽然自己确实掌握了中医有关技术,有信心去参加考核。
遗憾的是,不少人由于自己没有门路,不会找关系,找不到两名符合条件的执业中医师作为推荐老师,因此无缘参加报名考核。
也就是老实人吃亏现象。期待今后对报名审核更加侧重于临床实践和群众口碑,找到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法,而不是需要拉关系走人脉来证明自己。
考核严把关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报名审核中不可避免会有水分,但是最终的考核才是重中之重,只要把握好考核这一关,即使那些“假中医”报名成功,但是没有真才实学也就无法蒙混过关,上面那些水分也就可以规避掉了。
但是据一些已经报名成功的医生反映,经常接到一些培训机构的电话,说他们内部有人,认识专家库里的专家,参加他们的培训就能通过。
这不得不令人生疑,最终省级考核是否真的会有人情成分?理论上是不应该出现这种现象的,但是现实毕竟不能理想化。
我们希望的是最终考核能够严格把关,让真正掌握中医技术的人通过考核拿到证,合法地开展中医药服务,把滥竽充数企图蒙混过关的“假中医”拒之于门外!
“认真”才是大家都要去做的事
社会不是真空地带,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情。所以报名人员含水分也是在在所难免。
县级找关系更容易,一些“假中医”有关系可以很容易找到推荐医师来报名审核。
其实省级如果较真的话,可以开展抽检,如果发现一个县有造假行为当地卫计委就要担责,那些推荐老师就要受到处罚,如此一来谁敢造假?
对于那些真正掌握了中医技术但却找不到两位推荐老师的人,应该适当降低门槛或者采取其他方式推荐,毕竟两位推荐老师也是形式而已,与该医生的现实工作没有必然关系。
实际上,任何一项工作,只要认真去做都能做好。首先这些参加考核的医生只要认真开展了中医工作就不怕考核,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认真了就不会让含有水分的人去通过报名,最后省级考核认真了就不会制造出“假”中医。
由于种种因素,好的中医越来越少了,社会上却存在着很多打着中医旗号的骗子在危害真中医的名声。我们希望中医专长考核能够让真正掌握中医技术的人可以合法行医,也能把假冒伪劣“中医”拒之于门外!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