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郑州学者称,搭桥术前用硝酸酯类药物或增加输血风险

郑州学者称,搭桥术前用硝酸酯类药物或增加输血风险

热门推荐: 硝酸酯 儿茶酚胺 输血
作者:xujing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19-02-19
郑州人民医院学者发现,术前静脉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或儿茶酚胺类药物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红细胞输血危险因素。研究者建议,对于术前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尽最大可能改善其心脏状态,增加手术耐受力,可降低输血风险,并减少输血量。

       郑州人民医院学者发现,术前静脉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或儿茶酚胺类药物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红细胞输血危险因素。

       研究纳入1 257 例单纯 OPCAB 患者,有603例(47.97%)患者输血,其中少量输血(≤ 4 U)471 例,大量输血(>4 U)132 例(占10.50%)。

       输血定义:术中或术后 7-12 天内输注红细胞,输血量定义:术中和术后7-12 天内输注红细胞总数量。

       红细胞输血标准:(1)术中 Hb ≤ 6.0 g/dl;(2)术后 Hb ≤ 8.0 g/dl;(3) 危重、高龄患者或怀疑或确定有活动性出血时 Hb ≤ 9.0 g/dl。

       与少量输血者相比,大量输血者的年龄偏大、BMI 偏低、术前静脉应用儿茶酚胺类药物和硝酸酯类药物比例偏高。

       研究亦表明,年龄偏大、BMI 偏低患者较年龄偏小、BMI 偏高患者,其输血风险高,且年龄越大、BMI 越低的患者,大量输血的风险越高。

       研究的特有发现是:术前静脉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或儿茶酚胺类药物是搭桥手术患者输血的危险因素,并且与大量输血独立相关。

       研究者建议,对于术前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尽可能改善其心脏状态,增加手术耐受力,可降低输血风险,并减少输血量。

点击下图,预登记观展

b2bcnbjzixun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