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血液肿瘤疗法迭代更新 中美对比之下 国内药物空缺谁能补上?

血液肿瘤疗法迭代更新 中美对比之下 国内药物空缺谁能补上?

热门推荐: 白血病 PD-L1 血液肿瘤疗法
来源:新浪医药新闻
  2019-07-04
药利妥昔单抗、伊马替尼分别在2000年前后上市,淋巴瘤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情况因此得到极大改善。

       神药利妥昔单抗、伊马替尼分别在2000年前后上市,淋巴瘤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情况因此得到极大改善。借力于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化疗及骨髓移植的综合应用,这类血液肿瘤疾病也逐步进入慢病时代。虽新发病例不多,但存量患者不容小觑,国内可及药物的市场空缺巨大。

       白血病和淋巴瘤之间是包含关系?

       因血细胞分布的全身性,血液肿瘤的转移程度更高,恶性程度更是无庸赘述。血液肿瘤分类繁多,根据恶性增殖的细胞种类及临床表征不同,其主要分为白血病、淋巴瘤(HL)、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等等,这其中,恶性程度当属白血病。

       白血病和淋巴瘤,顾名思义分别起源于白细胞、淋巴细胞的恶性增殖,而淋巴细胞也是白细胞的一种。那白血病和淋巴瘤之间是包含关系嘛?并不是,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淋巴瘤通常是以瘤块(肿物、包块)的形式表现出来,无疑肿块需进行病理活检,另外还需骨髓活检等,以鉴别骨髓中是否存在淋巴瘤细胞:若骨髓或者外周血的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超过了20%,一般称之为急性淋巴白血病;若低于20%,则判断为淋巴瘤。因此二者可以认为是同一肿瘤的不同疾病时期,前者可归为实体瘤期,局限在淋巴;后者是循环扩散期,恶性肿瘤细胞已经入血和骨髓。

       医疗医药行业快速发展,血液肿瘤疗法迭代更新

       肿瘤显然已经进入精准医疗的时代,从1945年的放疗到1997年靶向治疗、至两年前的CAR-T疗法,这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每一个脚印,都值得我们铭记。

       虽生存率不断提升,国内上市药物种类有限,市场空缺巨大

       以上疗法或神药的出现,确实显著提高了血液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但相对美国,国内上市药物的种类有限,且医保覆盖范围有限,有些药物虽然上市了,但并不能实际惠及到患者,这些是中美患者生存率差距的主要原因(图1)。

       图1 髓系、淋巴系血液肿瘤患者,中美生存率对比

       表2 淋巴瘤、白血病等,中美已上市药物总结

       结语

       进口原研药物的上市时间,国内往往滞后多年,空缺也固然存在,但部分国产药物的研发上市,仍给予我们希望与期待:陆续出山的国产PD-L1,即将上市的BTK抑制剂赞布替尼、利妥昔单抗的生物类似物等,无疑都会丰富我们可及药物的种类,也将成为人类血液肿瘤抗争史上一个个新的脚印!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