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国家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为加强药品短缺风险预警,国家对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将进行重点监测。同时,对市场供应充足、能够形成有效竞争、基本满足临床需求的药品,可被风险效益比或成本效益比更优的新品种所替代的药品,应当从国家短缺药品清单中调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还明确,对于国家和省级短缺药品清单中的品种,允许企业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自主报价、直接挂网,医疗机构自主采购。其实这也给相关药企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既保障了相关药企的自主定价权,让它们有足够的生产动力,又能严格防止暴利、价格垄断等行为,或将破解目前短缺药供给困局,更大程度上惠及民生。
据了解,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出台目的是为加强国家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建立健全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制度,做好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工作,为国家短缺药品清单和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的制定、发布、调整奠定基础,组织开展国家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办法制定工作。
事实上,近年来国内短缺药品供应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究其原因在于短缺药的保障机制,事关每个病人的安危,药品一旦断供,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国家也一直在尝试采取措施,做好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例如,在2019年10月,有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就对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规范,旨在保障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其中,明还确提出要搭建国家短缺药品多源信息采集平台,并做好短缺药品清单管理。
而除了国家一直在对短缺药供应采取保障措施外,各地也在进一步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相关工作。如2019年11月8日,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和价格稳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药品价格常态化监管。要依据监测结果,对价格上涨幅度或频次异常、区域间价格差异较大的药品,实施或委托实施成本调查。另外,还提出对于国家和省级短缺药品清单中的品种,生产企业可申请直接挂网,自主报价,医疗机构与生产企业自主议价采购。
近期,江西省政府办公厅也印发了《江西省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任务分工》,1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江西省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的通知》,共同推进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建设。据了解,江西将从组织保障、监测预警、处置应对、监管执法4个方面综合施策。例如凡参与全省药品集中采购的药品生产企业,对可预期的不能正常生产供应的品种,要提前30天进行平台停产报备等。
从目前情况看来,国家医保局为持续有效的应对部分药价过快上涨,将建立起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未来,或还将不断深化药品集中采购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试点,建立价格和招标采购的信用评价和激励惩戒措施。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