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等八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35年,我国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年均产值达到世界领军水平。分析人士指出,医药研发外包作为重点领域之一,将迎来投资机会。
数据预测,到2023年,我国医药研发指出增长将维持在至20%~25%的区间,2023年国内医药研发支出将接近500亿美元,国内医药研发支出的长期稳定增长态势为国内CRO行业发展创造了广大的市场空间。
投资人士建议重点关注医药外包三条核心逻辑主线中的具备一体化优势的企业,包括国际化能力、新服务平台搭建、新商业模式的持续性等。其推荐泰格医药、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昭衍新药、凯莱英。
泰格医药
公司主要从事为医药产品研发提供I 至IV 期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数据管理、统计分析、注册申报等临床研究服务。泰格医药1月10日晚披露业绩预告,公司2019年年度预计净利润为盈利7.95亿元至9.02亿元,同比增长68.45%至91.13%。
业内表示,泰格医药受益于对创新药行业的深刻理解和自身能力,参股投资创新药企业,未来这一部分收益将成为长期的稳定收入来源,具备持续增长潜力。创新药研发服务外包高景气度持续,泰格医药作为国内临床CRO龙头将充分享受行业快速发展。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较强临床CRO企业,完成亚太区布局。
药明康德
药明康德主营业务为,先为客户提供小分子化学药的发现、研发等一系列临床前各阶段的CRO服务及相关配套支持,进而为客户提供原料药/临床候选药物的生产工艺改进、实验室小试/中试、商业化生产等CMO/CDMO业务。2019年前三季度,药明康德的研发费用为4.14亿元;研发费用率为4.5%,在业内处于中等水平。药明康德表示,这些费用会投入到DNA编码化合物库建设、合成化学AI/机器学习等研发活动。
其CRO服务又可以划分为中国区实验室服务和美国区实验室服务,在中国地区,药明康德主要开展小分子化学药的发现及药物分析及测试服务,涵盖合成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分析化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毒理学、生物分析服务和检测服务等一系列相关业务。
康龙化成
康龙化成近几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2016-2018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3.4%,2018年营收达到29亿元。并且从2019H1的营收数据上看,康龙化成在2019年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2019年11月28日,康龙化成在港交所上市,距其在A股上市才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康龙化成也成为继药明康德之后,又一家成功登陆A+H的CRO企业。
康龙化成作为全球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医药CRO 公司(药物发现环节),不断突破服务领域,旨在提升发展天花板。实验室服务的持续性较强,估计康龙化成在实验室服务上的收入有望持续提升。CMC/CMO业务则是其业务体现规模性的关键。该业务不同于临床前服务,固定资产上的投入较高,因此随着产能的提高,很可能成为康龙化成公司具规模性的业务。
昭衍新药
昭衍新药是国内较早从事新药药理毒理学评价的企业,是目前国内从事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服务的大型机构之一。能够提供研发项目个性化方案设计、药物筛选、药效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药物警戒一站式的药物评价服务。
1月8日,昭衍新药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亿-1.73亿元,同比变动40%-60%,医疗器械服务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20.23%。昭衍新药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国内药物研发投入力度的增加,CRO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公司承接订单持续稳定增长,致使2019年订单完成情况较好。
凯莱英
凯莱英已具备覆盖从临床前至药品上市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并承接多个早期临床阶段客户项目。为了更准确做好国内外创新药研发的服务,凯莱英提升了临床阶段研发能力,投资启动早期临床项目研发中心,分享创新药市场蓬勃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
依托长期积累的核心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凯莱英将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储备大量潜在商业化项目,优化布局创新药研发服务产业链,完善“CMC+临床研究服务”一站式综合服务能力,加速更多有价值的创新药尽早上市。有投资人士认为公司作为国内领军的CDMO企业,伴随着其产能和业务承接力的进一步提升,业绩仍然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其预计2019-21年EPS分别为2.46、3.17、3.96元。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