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英式抗疫引发争议

英式抗疫引发争议

热门推荐: 新冠病毒 抗疫
来源:美中药源
  2020-03-19
最近新冠病毒席卷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中国模式、即尽最大可能减少民众接触机会。但英国截止昨天却没有任何限制措施,政府发布的应对策略表达不清、引起严重误解和抗议。

       最近新冠病毒席卷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中国模式、即尽最大可能减少民众接触机会。但英国截止昨天却没有任何限制措施,政府发布的应对策略表达不清、引起严重误解和抗议。上周四英国首相宣布将限制70岁以上老人的外出以保护这些危险人群,但对于其他人却没有限制、说是要建立群体免疫。但这个策略立即引起公愤,今天英国澄清说并没有想通过活性病毒建立群体免疫、这个策略将令数十万人死亡。之所以没有限制健康人活动是怕老百姓耐心不够、过早提出太严格要求可能也会提前让老百姓放松警惕,对于可能出现的二次爆发不利。

       病毒传播需要易感人群,如果有足够人口获得免疫能力则自然会阻断病毒的传播。但建立群体免疫应该使用安全手段,这是**存在的原因之一。当然英国后来澄清并没有以牺牲部分人群生命换取群体免疫的计划,没有限制出行是怕百姓限制时间太长失去耐心而提前大规模自我解禁而造成更大规模疫情。但这个假设并没有科学依据、也无法定量,如何纳入政府的预测模型不得而知。英国政府的预测号称是根据复杂流行病模型,但并没有公开这个模型让专家评价其可行性和模型假设的可靠性。另外沟通上也存在严重误导,提出群体免疫却没有明显已知安全路径、自然引起大量争议。

       不过似乎英国政府确实认真考虑过群体免疫这个策略。这次疫情无论何种策略都会有不少人死亡,但哪个策略死亡人数最少现在难以判断、因为未知太多。群体免疫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尤其是新冠如果和1918流感一样有二次爆发、甚至最后成为季节性传染,那么有些情况下这个策略可能会死人更少。假设有机制可以彻底保护30%高危人口、其余70%人口快速感染、快速建立免疫,也不是没有可能最后总死亡人数低于其它国家严防死守的策略。但这里面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和伦理问题,现在的数据显示虽然50岁以下人群死亡率很低、但仍有人死亡。政府是否有权决定哪些人应该保护、哪些人必须冒死亡风险去主动感染是个核心伦理问题。另外全球其它国家都停止经济活动控制疫情,个别国家使用这个反潮流策略即使真降低本国死亡率也是对国际社会的高度失责。

       抛开伦理问题,如果新冠这个夏天就和非典一样消失、或现在临床试验中的药物有疗效很好的、或者**明年就能上市,那这种野蛮群体免疫就成了无谓牺牲。即使新冠长期存在,但如果很快发生变异、或抗体持续时间较短,群体免疫也失去了保护功能。执行上这些高危人群通常日常生活需要年轻人护理,如何有效隔离无症带毒者是个挑战。这个策略不确定因素很多、但代价却可以比较可靠预测,所以有专家指出这是与英国百姓玩俄罗斯轮 盘赌、今天英国也承认过去几天发现这个策略并不现实。英国政府历来不大回避给人命算经济账,有些明显可以避免患者死亡的药物如CF药物都因价格被NICE拒绝。不排除这个疫情控制策略也是这么算来的。

       这么残酷的策略被认真讨论反映了整个国际社会对新冠式流感准备不足带来的被动局面。动物世界存在大量危险病毒,有些可能只要积累几个变异就变得比新冠**更大。虽然现在国际大药厂都已经参与到新冠药物和**的研发中,但这个不稳定市场不一定能长时间吸引制药业兴趣。这种威胁全人类的疾病需要国际社会携手主动出击,开始一个类似当年制造原子 弹的曼哈顿计划、开发对抗病毒这个人类共同敌人的分子 弹。即使最严重的新冠病毒MERS感染也只有30%死亡率,大多数感染者凭借非特异免疫系统即可康复,所以不依赖病毒序列、针对天然免疫系统缺陷或失调的广谱抗病毒 药物应该给与优先支持。即使这个计划找不到有效药物,至少应该建立一个全球可及、高通量评价已有药物的评价系统。一旦某个病毒发动袭击,我们可以快速排序已有药物的成功可能,不至于出现新冠一个月内开始几百个临床试验的混乱局面。早在2015年比尔盖茨在分析20世纪人口死亡规律时就预测人类的最大威胁不是核战争而是新冠式流感,希望这次疫情后国际社会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被动等待更严厉的病毒袭击。

       点击下图进行CPhI & P-MEC China 2020观众预登记抽奖,奖品多多!

预登记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