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医药采购服务平台发布《江西省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评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表示,医药采购服务平台发布的江西省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综合评审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建议,这标志着,又一医药大省对未过一致性评价药品的集中带量采购将进入实操阶段。
事实上,除江西外,在国家带量采购常态化的背景下,我国已有陕西、福建、湖北、湖南、云南、山西、江西、安徽、青海等多个省级联盟甚至跨区域联盟采购相继落地,并成为了倒逼更多药品实现大降价的主力。
例如,4月26日,安徽省18家省属公立医疗机构采购联合体与来自26个药品生产企业的代表正式签订谈判成功药品确认书,采购价格平均降幅35.16%。据悉,此次带量采购针对的是头孢菌素、抗肿瘤两大类35个药品,包括29个头孢菌素类药品和6个抗肿瘤药。
4月15日,湖南对抗生素的专项采购中标结果公布,共52个品种154个品规中标。中标企业除了一些中小企业外,还有国药集团、上海上药、华北制药等龙头企业,跨国药企方面仅有拜耳中标。中标的154个品规中,共有93个药品单支/袋/片的价格<10元,25个药品的单价<1元。
从以上省份的带量采购可以明显发现,随着省级联盟、甚至市级集中带量采购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药品、耗材将进入降价序列。有业内专家曾表示,未来带量采购工作将进入常态化,并且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遍地开花。实际上,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2020年工作要点也显示出了这一趋势。要点中明确提到,将大力推进药品集中采购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努力为构建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药品公共采购市场开好局起好步。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国家带量采购与地方带量采购同时实施的格局即将形成,结合药品采购市场的统一,药品信息、价格都将越来越公开透明。在价格联动机制下,各省市、采购联盟试点降价的结果也将直接影响全国。随着带量采购的常态化,以及全国统一信息化平台的成功建立,加上价格联动机制,仿制药的降价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总的来说,在此背景下,未来行业除了药品价格将大幅缩水,医药行业的营销模式、市场格局,都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外,那些研发能力不强、无独特品种的企业也或将被加速淘汰。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