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拜耳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集团销售额为100.54亿欧元,同比下降2.5%。在第二季度,作物科学业务继续表现强劲,制药和消费者保健业务销售额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到COVID-19全球疫情以及中国带量采购政策影响。具体而言,作物科学业务销售额为48.02亿欧元,同比增长3.2%;制药业务销售额为39.92亿欧元,同比下降8.8%;消费者保健业务销售额12.01亿欧元,同比下降1.9%。核心每股收益(EPS)为1.59欧元,增加5.3%。
尽管出现了COVID-19大流行和相关的不确定性,拜耳业务在今年上半年仍实现了稳健业绩:集团销售额228.99亿欧元(增长8.4%),其中:作物科学116.36亿欧元(增长4.6%)、制药业务85.38亿欧元(下降2.5%)、消费者保健业务25.99亿欧元(增长5.7%)。核心EPS为4.26欧元,增加8.1%。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收购孟山都所遗留下的诉讼,拜耳净损失80.59亿欧元。
今年上半年,由于COVID-19的大流行,全球范围内的接触限制和保护措施导致医院择期治疗减少,一些治疗被推迟。这尤其影响了女性健康、眼科、放射等产品的销售,直到到第二季度才有轻微的复苏趋势。在中国,由于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非专利产品的价格大幅降低,业务再次受到阻碍。
二季度具体产品销售方面,口服抗凝剂Xarelto销售额为10.57亿欧元,同比增长6.8%,主要是由于中国、俄罗斯、德国的销量增加。抗癌药Stivarga(1.29亿欧元,+24.8%)和肺动脉高压药物Adempas(1.25亿欧元,+23.6%)增长尤其强劲,这2种产品在每个市场的需求都在增加,特别是在美国。在中国,Stivarga的销售也正在迅速崛起。
眼科药物Eylea销售额5.68亿欧元,下降6.4%,主要是治疗次数的减少,这部分被Eylea预充式注射器在欧洲和日本的上市、以及日本市场总容量的增加所抵消。值得注意的是,在同时期,来自罗氏和诺华的眼科竞争产品抗VEGF抑制剂Lucentis销售额下降了25%。相比之下,Eylea的销售表现仍然坚挺。
COVID-19大流行也导致Mirena/Kyleena/Jaydess宫内系统的显著下滑(1.85亿欧元,-37.0%)。择期治疗收入大幅下滑,特别是在美国。糖尿病药物Glucobay销售额下降73.8%,主要是由于中国实施了带量采购政策,这涉及到的大幅降价无法被由此带来增长的成交量所抵消。
拜耳指出,COVID-19大流行对公司全年业绩的影响仍然难以预测。因此,根据上半年业务发展情况以及下半年涉及的不确定性假设,对2020年2月发布的财务指标进行了调整:经汇率调整后的集团销售额为430-440亿欧元(此前为440-450亿欧元)相当于在货币和投资组合调整的基础上增加0-1%;核心EPS预计为6.7-6.9欧元(此前为:7.0-7.2欧元)。
参考来源:
1、Bayer: Solid performance despite COVID-19 impact
2、Bayer's Eylea shows pandemic resilience, but major China price cut drags on business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