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供应商
  • CAS号
  • 采购
  • 资讯
  • 会展活动

热搜关键词: 头孢他啶 方生 亚麻籽油的副作用 十二烷基硫酸钠 助滤剂 >>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动态 >> 2022年IPO的21家药企业绩:营收最高增长400多倍 4家营收超10亿 6家持续亏损

2022年IPO的21家药企业绩:营收最高增长400多倍 4家营收超10亿 6家持续亏损

https://www.cphi.cn   2022-04-22 21:50 来源:新浪医药新闻 作者:Dine

截至目前,2022年共21家医药企业成功上市,仅有3家医药企业登陆港股,大多集中在A股,其中上交所科创板8家,上交所主板1家,深交所创业板9家。

  文丨Dine

  2022年以来,医药板块又涌入了一批选手,成功IPO。

  据新浪医药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2022年共21家医药企业成功上市,仅有3家医药企业登陆港股,大多集中在A股,其中上交所科创板8家,上交所主板1家,深交所创业板9家。

  正逢年报季,今年初登资本市场的药企们2021年业绩表现如何呢?

统计数据来源于各药企2021财报/业绩快报/招股书

  ▲统计数据来源于各药企2021财报/业绩快报/招股书

  6家带“U/B”未盈利药企持续亏损

  其中4家亏损同比扩大

  从2021年业绩表现来看,在今年新上市的药企中,有12家净利同比减少,6家仍然处于净亏损状态,包括亚虹医药-U、迈威生物-U、首药控股-U、海创药业-U、乐普生物-B、瑞科生物-B。

  值得关注的是,迈威生物、首药控股、乐普生物、瑞科生物2021年亏损同比扩大,亚虹医药、海创药业亏损收窄。

  总的来看,持续亏损的医药企业大多有一些共通点:核心产品处于研发阶段,产品大多尚未实现商业化生产和销售,在研管线数量较多且研发投入较大,上述原因均导致其目前仍处经营亏损状态。

  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距离收获期还有多远?接下来从其陆续交出的“2021成绩单”一窥究竟。

  01乐普生物、迈威生物、瑞科生物亏损额位列前三甲

  就2021全年亏损金额来说,乐普生物-B、迈威生物-U、瑞科生物-B位列前三甲。

  其中,乐普生物-B亏损金额最高,2021全年净亏损10.11亿元,亏损同比扩大73.76%。其次是迈威生物-U,2021年净亏损7.71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9.77%。而净亏损较同期扩幅最大的为瑞科生物,由2020年的1.79亿元大幅增加至2021年的6.58亿元,同比扩大267%。

  相较于其它盈利药企,瑞科生物暂未实现任何营收,乐普生物和迈威生物2021年仅实现微薄营收,乐普生物2021年营业收入0.11亿元,同比增长32.75%;迈威生物营业收入0.16亿元,同比增长206.03%。

  综合其财报表现来看,连续多年均处于净利亏损状态的药企不在少数。据新浪医药测算,近三年来(2019年-2021年),迈威生物累积“烧掉”23.43亿元,乐普生物亏损21.39亿元,瑞科生物亏损9.57亿元。此外,还有首药控股、亚虹医药等药企也连年亏损。

  具体来看,根据财报及招股书披露,2019年-2021年,乐普生物营收分别为4.55亿元、5.2亿元、0.11亿元;期内亏损分别为5.15亿元、6.13亿元、10.11亿元;迈威生物分别净亏损9.29亿、6.44亿、7.71亿元;瑞科生物净亏损分别为1.38亿、1.79亿、6.5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迈威生物于今年1月18日登陆科创板;其余两家药企乐普生物和瑞科生物分别于2月23日、3月31日在港上市。

  02产品大多为在研阶段,商业化获益少

  “产品大多为在研阶段,商业化获益少”是大多未盈利药企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年上市的“泌尿生殖肿瘤第一股”亚虹药业-U 2021年营业收入4574.88元,在一众盈利单位为“万元”或“亿元”里,显的“独树一帜”;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2.35亿元。2021年虽然亏损收窄,但是累积亏损仍超6亿元,其中2019年至2020年,亚虹医药净亏损分别为1.72亿元、2.47亿元。

  关于此次业绩变化,亚虹医药披露,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处于在研状态,主营业务收入仅为海克威®(APL-1706)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作为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申报并实现的零星收入。

  同处相同境况的还有瑞科生物、乐普生物、迈威生物等药企。

  作为港股HPV**第一股,瑞科生物净亏损大幅增加亦主要由于目前尚无商业化产品,与此同时其继续推进候选**的临床及临床前研发活动而导致研发开支增加。

  乐普生物由乐普医疗拆分而来,目前尚未有产品产生销售收益,且处于亏损状态;招股书显示,乐普生物目前拥有14款在研管线,已启动28项临床试验,其中有8种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5种为靶向疗法,3种为免疫治疗药物),3种临床前候选药物和3种临床阶段的联合疗法。

  而迈威生物目前仅1项商业化阶段品种,其余14项均为在研品种,包括11个创新药,4个生物类似药,覆盖自身免疫、肿瘤、代谢、眼科、感染等多个治疗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类型药企来说,营运资金主要依赖于外部融资,若经营发展所需开支超过可获得的外部融资,将造成其经营活动现金流紧张。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其未盈利状态预计持续存在且累计未弥补亏损可能继续扩大。

  03研发费用逐年上升瑞科生物2021研发同比增长262.08%

  大多核心产品处于在研阶段,也就意味着药企需要持续投入研发资金。自然而言,研发费用居高不下也成为了其净利继续亏损主要原因之一。

  2022年IPO生物医药企业中,就研发投入增长率而言,最为吸睛的莫过于瑞科生物,其在2021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率名列第一,2021年研发费用为4.73亿元,同比增长262.08%。

  其次,乐普生物研发投入金额也较为显著,为7.91亿元,同比增长123.24%。对于研发开支增加,乐普生物表示,主要由于候选药物的持续开发工作等。

  此外,亚虹药业、迈威生物、首药控股均在财报明确表示,一直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

  迈威生物2021年研发投入为62251.49万元,相较于2020年增长7.08%。对于2021年度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迈威生物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作为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成立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

  首药控股亦表示因尚处于药品研发及临床阶段,研发投入相对较高。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1-6月,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3183.65万元、4391.03万元、8503.27万元和6561.51万元。

  亚虹医药的研发投入逐年上升。2018-2021年,其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4976.82万元、1.42亿元、1.72亿元、1.91亿元,2021年研发投入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0.88%,目前,亚虹医药正在开展9个产品的12个在研项目。

  早期的创新药企业通常没有产品上市,缺乏自身造血能力,大多或借助于上市融资等途径,从而将融资所得又投入自身产品管线的研发,以期早日将产品商业化,实现自身业绩的增长。但对大多创新药企来说,这仍然是一条漫长的路,部分药企还在苦苦等待着商业化元年。

  共4家营收超10亿

  同比增长最高为46753%

  梳理来看,2021年营收超10亿元的药企包括华兰**,瑞尔集团、荣昌生物、合富中国;营收和净利均在同比增长的药企包括赛伦生物、仁度生物、荣昌生物、合富中国、华康医疗、瑞尔集团等。

  01华兰**上市首份成绩单“大变脸”?营收、净利润双降

  其中,2021营收和净利金额最高为华兰**。

  自传出分拆上市的消息之后,华兰**便备受资本市场关注。今年2月18日,华兰**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截至当日收盘,华兰**报70.3元/股,涨幅23.59%。

  华兰**为国内最大流感**商,主营业务为人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上市的**包括流感病毒裂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等,覆盖细菌、病毒、基因工程3大领域**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华兰**虽然2021年营业收入和净利在今年新上市药企中最高,但是其交出的首份成绩单,市场却并不买账,其营收和净利同比均在下降。

  具体而言,财报显示,华兰**2021年营业收入约18.3亿元,同比减少24.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6.21亿元,同比减少32.86%。

  对此变化,华兰**表示,因下半年流感销售季节受到新冠**加强针接种及12岁以下儿童补种新冠**等因素影响,流感**市场销售工作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出现了下滑。

  02营收同比增长46753%!荣昌生物营收和净利“双增”

  作为备受期待的创新药“宠儿”,荣昌生物2021年营收和净利双增。

  2021财报显示,荣昌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4.24亿元,同比增长4675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7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亏损6.98亿元,同比增长139.59%;研发投入7.11亿元,同比增加52.63%。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之前,荣昌生物尚无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2020年同期,因未有产品上市,主营业务收入为0元。对比2021年上半年业绩,彼时荣昌生物还处于亏损状态。换言之,2021下半年,荣昌生物赚了7.2亿元。

  根据财报梳理,荣昌生物2021年业绩之所以能够同比大幅增长且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两大核心产品泰它西普、注射用维迪西妥单抗实现商业化。

  具体而言,该年度取得收益乃主要由于于中国进行泰它西普及维迪西妥单抗的商业化期间产品销售收入取得的1.31亿元及确认公司所收取Seagen就公司的注射用维迪西妥单抗许可安排支付的首期付款。

  3月31日,荣昌生物正式登陆科创板,实现“A+H”两地上市,A股发行价为48元/股,拟募集资金40亿元。

  7家药企增收不增利

  部分销售费用率较高

  除此之外,还有一批药企包括天益医疗、和元生物、诚达药业、何氏眼科、富士莱等增收不增利现象也较为明显。

  综合分析来看,销售费用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销售费用率)较高是“增收不增利”一大原因之一。以“科创板细胞基因治疗CDMO第一股”和元生物为例,和元生物2021年营收达2.55亿元,同比增长78.57%;2021年净利润0.54亿元,同比下降42.55%。

相关数据获取自Wind金融数据库及上市公司年度报告

  ▲注:相关数据获取自Wind金融数据库及上市公司年度报告

  对比来看,和元生物销售费用率远高于同行。对此,和元生物表示,主要系:①高销售费用率的基因治疗CRO服务在公司收入结构总仍占据一定的比重;②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CDMO服务相比,公司基因治疗CDMO服务业务规模仍相对小,规模效益差异所致。

  此外,何氏眼科、天益医疗、诚达药业等企业或受疫情影响,或受自身业务增速所限,同样存在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作为继爱尔眼科之后A股第二家眼科医院,何氏眼科2021年营收9.62亿元,同比增长14.79%;净利润0.86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14%。

  对于净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何氏眼科解释,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另一方面受医疗服务行业市场培育期亏损等经营特点影响,2021年新开业的北京何氏、重庆何氏二级眼保健服务机构亏损。

  天益医疗于2022年4月7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2021年营业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9.46%,净利7829.20万元,同比下降10.16%。

  据天益医疗招股书,增收不增利主要系随着疫情逐步控制,2021年度公司口罩销售量大幅下降,口罩业务毛利同比大幅减少。

  诚达药业2021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11.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亿元,同比下滑17.11%。这是其近四年来出现净利润首次下滑,其中医药制造业销售量同比下降46.18%。

  对此,诚达药业解释为主要系公司结合不同客户的需求紧迫程度和订单时间,在平衡生产资源时,适度优先2020年度积压的左旋肉碱订单,导致医药中间体的产量有所下降。

  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将陆续迎来一批又一批上市生物医药企业,如联影医疗、诺诚健华等已成功过会,新浪医药(sinayiyao)将持续关注其上市后的业绩表现。

如果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

IPO 业绩 生物医药企业
市场动态更多 >>
主编视角更多 >>
热门标签更多

投稿合作联系方式: Kelly.Xiao@imsinoexpo.com 021-33392297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355号城开国际大厦7-8楼 200030

CPHI 网上贸易平台: CPHI.cn| Pharmasources.com| CPHI-Online.com
客服热线:  86-400 610 1188 (周一至周五 9: 00-18: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