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供应商
  • CAS号
  • 采购
  • 资讯
  • 会展活动

热搜关键词: 氨苄西林 邻苯二甲醛 甜菊糖甙 通心络 甘露醇价格 >>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动态 >> 麦肯锡:并购不太可能成为中国biotech的退出路径

麦肯锡:并购不太可能成为中国biotech的退出路径

https://www.cphi.cn   2023-11-30 11:26 来源:氨基观察 作者:氨基君

资本寒冬,海外大药厂开始捡漏,纷纷开启并购模式,国内会上演这一幕吗?在麦肯锡看来,不大可能会发生。

       资本寒冬,海外大药厂开始捡漏,纷纷开启并购模式,国内会上演这一幕吗?在麦肯锡看来,不大可能会发生。

       其在《China biopharma –Charting a path to value creation》报告中指出,核心原因在于三点:

       第一,大部分国内生物科技企业,因为管线过于同质化,不具备被并购的价值;

       第二,国内药企自身实力有限,也不会开启并购模式;

       第三,跨国药企因为地缘因素,并不会贸然出手。

       那么,麦肯锡的观点是否正确呢?

       / 01 /

       来自麦肯锡的否定

       在海外生物科技领域,并购几乎是业内的家常便饭。如下图所示,2021年并购次数一度超过300次,虽然近年来因为市场变化有所走低,但2023年至今并购次数也已接近200例。

历年生物科技行业并购数量变化

       国内市场则与之相反。2017年之间,国内生物科技商业并购次数寥寥无几。那么,国内并购市场会异军突起吗?

       在麦肯锡看来,很难。

       首先,大部分biotech的质量是不过关的。麦肯锡认为,国内部分biotech的创新质量并不高,比如me too管线泛滥等,因此价值较小。

       其次,国内大药厂的实力有限。海外大药厂之所以并购次数较多,是建立在余粮丰富的基础上,现金规模超过3000亿美元;而国内头部药企的账上现金只有200亿美元左右。并且,大部分biotech的管线,也很难与国内大药厂形成协同效应。

       最后,则是跨国大药厂出手的可能也不大,核心原因是跨境涉及到的诸多不确定性。

       如果并购不能成为biotech的主要退出渠道,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仍需要继续节衣缩食,等待寒冬的过去。

       / 02 /

       缩衣节食还要继续

       对于大部分生物科技企业来说,苦日子可能还要继续。

       过去几年,国内资本市场寒冬下,生物科技企业融资大幅下滑,下滑幅度甚至超过欧美市场。

全球生物科技企业融资变化趋势

       其中,最受影响的是处于临床后期的企业,早期项目影响并不大。如下图所示,早期项目融资下降幅度并不明显,而后期项目则下降71%。

不同阶段企业受到的影响程度

       随着融资渠道的收紧,国内生物科技企业的现金流持续下降。这一点,上市企业是最 佳观察窗口。60家上市生物科技企业,2020年能够维持运营年限的中位数为3.2年,2022年这一数字下降至2.2年。

60家上市企业现金,费用比

       与此同时,上市融资渠道未见好转,后期企业融资渠道并不通畅。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还需要继续勒紧腰带过日子。

如果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

生物科技 融资 麦肯锡
市场动态更多 >>
主编视角更多 >>
热门标签更多

投稿合作联系方式: Kelly.Xiao@imsinoexpo.com 021-33392297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355号城开国际大厦7-8楼 200030

CPHI 网上贸易平台: CPHI.cn| Pharmasources.com| CPHI-Online.com
客服热线:  86-400 610 1188 (周一至周五 9: 00-18: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