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供应商
  • CAS号
  • 采购
  • 资讯
  • 会展活动

热搜关键词: 甘露醇价格 头孢呋辛 山梨酸钾 磷酸三钠 稳定剂 >>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动态 >> “药活下去”,首先得解决“产品荒”,那么,究竟什么是好产品?

“药活下去”,首先得解决“产品荒”,那么,究竟什么是好产品?

https://www.cphi.cn   2024-03-05 17:03 来源:医药云端工作室 作者:点苍鹤

找产品是个技术活,既要定义什么是好产品,又要有找到好产品的渠道和方法,更要有证明你能接下好产品的能力。

       找产品是个技术活,既要定义什么是好产品,又要有找到好产品的渠道和方法,更要有证明你能接下好产品的能力。

       什么是好产品?

       从前定义好产品很简单,就是三条:独家、医保、空间好。这个标准到现在都不能说是错的,但在政策频发、市场变化较大的新形势下就显得很粗疏了。

       比如说独家,从前别说通用名独家,只要剂型独家,都可以在招标准入环节单独区分竞价组,独家分组带来高价中标,自然空间巨大,临床使用竞争压力也大大降低。

       但是,如今对独家的定义已经在政策层面发生巨大变化。国家集采纳入过评化学仿制药,但凡过评,在质量与疗效层面视同与原研药是一致的,因此国采是不区分质量层次,并且合并剂型,口服常释剂型,不管胶囊、片剂都在一组,注射剂中水针粉针合并在一组。

       而在中成药集采中,更是按处方、成分来区分组别,无论你叫血塞通还是血栓通,口服、针剂分别合并在一起。彻底颠覆了原有独家的定义。

       同样,到了临床用药层面,由于DRG/DIP的制约,医生在用药上会更加谨慎,所谓的独家品种如果只是在产品名称上独家,而不是在临床价值上独家的话,意义不是很大。

       再看医保,至少在人社部制定医保目录的年代(2018年前),进了医保目录,得到了医保支付上的支持,医院更愿意使用,这个就是对销售的促进作用。

       但2018年后,特别是医保目录调整常态化+集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DRG/DIP的多重约束和监管,医保对销量的促进作用相较以往已经不是很明显,反而由于各种约束会影响产品的放量。

       政策在变化,市场也在变化,政策传导到产品的使用端,就决定了某个产品是否是好产品。因此,不能用旧思维来看待新问题,更不能老方法走新道路。

       如今的好产品,要紧扣时代主体,围绕“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从政策、市场、医疗机构及医生等几个维度来综合看待,先确定哪些适合未来发展的品种,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筛选。

       找产品的方向,可从产品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点,捕捉到相应的机会,每个阶段都有一些潜在的产品机会,这个要看眼光及判断力。

       从产品的前期还是中后期入手?还是从市场存量及增量入手?看待问题的不同方式,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和选择。

       比如,从存量里挖掘潜力品种是一条较为稳健路子。

       从成长期的中期介入,获取后续可能的市场放量部分,是很多代理商的一种想法。但如何判断某个产品目前处于成长期?并且还要继续细化到早期、中期和后期,这个就是个技术活。既要进行历史数据的搜集和分析,还需要与临床医师、同行进行沟通交流。

       这其中有很多变化因素,比如在产品层面,新增适应症、最新的高级别的循证证据,重大不良反应/药害事故/质量事故等等;在政策层面,价格的激烈波动,使用受限或解限,宏观环境对该类药物/疾病/患者的重大影响等等。

       再比如,近年来老药新作是一个路子,由于各地价格信息差,导致出现价格高地/洼地;或者在产品工艺、技术、供应链或股权等方面导致原有产品停摆。诸如此类,解决老问题,迎来“新产品”的诞生,借助现成的销售网络,也能迅速放量。但老药毕竟是老药,“新作”也存在时间和机会窗口,错过或者走完该走的路,窗口也会逐渐关闭。

       此外,也应考虑存量之间的博弈。

       比如,成熟产品看容量,也要看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继续放量?还是由于集采等因素价格下跌导致整体规模下降,但要具体分析,有的产品价格下降但销量上升了,有的则量价齐跌。成熟产品除了市场容量之外,还得看竞争状态,既有同通用名竞品的竞争,也有相同或类似适应症之间的竞争。

       比如“4+7”集采,同时纳入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两大抗乙肝病毒的大品种之间相互PK,价格下降都很大,神仙打架的结果是小鬼遭殃,另一个同类产品---拉米夫定临床表现不如前两个品种,尽管当时没纳入到集采,但对其的影响是很大的。

       其实,集采就是一个典型的存量博弈,而且总体来说是零和游戏,甲多获得一些采购量,乙就少获得一些,蛋糕就那么大,而且在一个不断融化的蛋糕下继续“抢食”,尽管风险相对增量市场较小,但要获得较大收益还是不容易的。

       比如,MAH背景下的B证企业瞄准集采,表面上看获得批件是增量,但其实依然是在存量市场里竞争,并且由于新增玩家,不管是老玩家还是光脚企业,面临的博弈模型是不同的,光脚有光脚的优势(没有历史负担),但老玩家同样可以依靠其既有资源,比如依靠更加完善的产品管线、产能规模、销售能力来整体碾压光脚企业。

       那么如何创造增量市场呢?

       增量要么来自新技术的突破带来机遇,要么在既有市场上另辟蹊径。

       全新的产品,独特的靶点,FIC(First-n-class),够新的了吧?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全新的东西要让市场认可并接受也非一日之功,即便FIC同样要考虑同疾病领域的竞争、医疗机构/医生和患者的感受。巨大的研发投入,后期商业化持续的市场投入,非大厂玩不起FIC。

       既有市场上获得突破,近年来莫过于司美格鲁肽,糖尿病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更别说减肥这种海量的消费刚需级蓝海。GLP-1不是什么新东西,但减肥效果被验证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糖尿病领域自不必说(GLP-1的放量直接影响了另外降糖药的销售),跨越消费领域之后,成为了爆红的网红产品,一针难求,甚至跨界打劫,影响了食品饮料酒水的销量。

       GLP-1的成功说明了两点:一是新技术的出现能够产生巨大增量;二是,一个产品的出现,不必按行业传统思维局限在某个领域,“处方药”、“医保'、"糖尿病"、"医院",这些行业的固定词汇禁锢着市场增量。思路打开之后,蓝海一片。

       当然,这样的产品可遇不可求,企业的BD和代理商依然要在日常工作中苦苦思索和寻觅,那么如何找到好产品呢?

如果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

医保 GLP-1 集采
市场动态更多 >>
主编视角更多 >>
热门标签更多

投稿合作联系方式: Kelly.Xiao@imsinoexpo.com 021-33392297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355号城开国际大厦7-8楼 200030

CPHI 网上贸易平台: CPHI.cn| Pharmasources.com| CPHI-Online.com
客服热线:  86-400 610 1188 (周一至周五 9: 00-18: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