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为何医院准入那么难?

为何医院准入那么难?

来源:药渡
  2024-04-18
如今,一线代表和代理商都很清楚,医院进一个药越来越难。

       如今,一线代表和代理商都很清楚,医院进一个药越来越难。

       医院药品数量太多,进一个新品慎之又慎。

       医院用药大多有数量限制,即便某些地方解限,但事实上,医院进药还是非常谨慎。

       医院迟迟不开新药会,就算临床科室已经提交了采购申购也无济于事。

       于是,行业内都在等待政策性进院的机会。

       哪些算政策性进院?

       比如集采,中选后,优先采购且承诺用量

       比如基药,有“1+X”用药模式及“986”配备要求,公立医院还有绩效考核作等政策加持

       再比如,国谈药物,应配尽配,很多地方甚至规定医院在目录执行后三个月必须开药事会,或者根据实际需求随时召开。

       但是,政策虽好,但政策的另一面是医院的苦衷。

       集采品种价格是下来了,但是之前医院用开了的品种没中选,新的品种还用不顺手,规格、剂型、包材,原研与仿制,用法用量......各种牢骚。

       “是不是基药?”进个药,医院首先会问你这个问题,好像是基药就可进院,没进院是因为不是基药!?

       6年过去了,基药还是停留在2018年版的685目录,医院要完成配备考核,看来685目录要扩容。

       于是,问题好像转移到了基药属性上:

       “不是我无能,而是咱们的品种不是基药”!

       难道是基药,医院就一定让进?

       有没想到这是一句托词?

       类似的托词,还发生在国谈药物

       “既然是国谈药物,不是有双通道嘛,先放在院外药店吧!”

       说起国谈药物进院,也并非一帆风顺,否则就不会有各种要求“三个月内开药事会”之类的要求。

       各类药品,没有完 美的品种,只有层出不穷的托词,无论这个托词是来自医院,还是传导到一线员工。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医院也难。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全国公立医疗机构有43.5%亏损,亏损额超过1万亿元。1万亿元折合到365天,平均一天亏损将近30亿元。

       就拿宇宙第一大医院郑大一附院为例,该院日均超过4万人的门诊量、病床数超过1.2万张,傲视群雄,2021年营收超过218亿,更是堪比一家大型企业,毕竟国内营收超过200亿的制药企业屈指可数。

       但郑大一附院2021年的总支出约208.34亿元,收支结余约10.44亿,如果刨去约9.80亿财政拨款,收入和支出几乎持平,如果在哪个环节上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亏损。

       据其2020年度公开决算,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郑大一附院收入合计185.63亿元、支出合计193.01亿元,收不抵支,结余为负!

       除此之外,公立医院规模性扩张、接收其他医院,也同时带来一些沉重的负担.....

       大,确实大,难,也确实难!

       微观层面,药品耗材零加成,药占比等绩效考核、DRG/DIP支付等政策,更是面临实际的业务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医院进一个药,不谨慎怎么行?

       那么,药企难道都断了这一条路了?不是还有一些产品进院吗?怎么解释?

       其实,一句话,这些都是长期准备的结果。

       医院不是商业公司,没有义务天天开门等着企业的人来介绍产品。

       机会是有限的,道路也是可寻的。

       到要抓住机会,找到准入的路径,首先问一句,你对医院究竟了解多少?

       对医院的功能定位、使命、业务发展方向,以及各类痛点,都知道吗?

       当前的业务现状、用药结构、流程、关键决策方式,都了解吗?

       不了解客户,根本没法沟通,更别说达成合作关系,各行各业都如此,医院也不例外。

       但凡与医院打交道的,无论是药品器械企业,还是商业配送公司、服务外包公司、IT信息化集成商等,都要了解医院。

       为此,我们在线开始一门课程,可以系统性、全方位了解医院。

       都说行业太卷,充满焦虑。

       与其焦虑精神内耗,没有任何收获,还不如静下心来梳理一下思路。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