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老板以身试药?有噱头更是真实力,司美最大竞品来袭!

老板以身试药?有噱头更是真实力,司美最大竞品来袭!

热门推荐: 博瑞医药 糖尿病 临床研究
作者:求实  来源:求实药社
  2024-07-12
7月9日,博瑞医药(688166)减重药物BGM0504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一项II期临床研究和在超重/肥胖患者的一项II期临床研究盲态下初步结果显示,各剂量组受试者HbA1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指标均较基线有显著降低,各剂量组受试者体重较基线均有显著降低。

       7月9日,博瑞医药(688166)减重药物BGM0504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一项II期临床研究和在超重/肥胖患者的一项II期临床研究盲态下初步结果显示,各剂量组受试者HbA1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指标均较基线有显著降低,各剂量组受试者体重较基线均有显著降低。

       仅用18个月,BGM0504注射液完成了临床试验批准到III期临床研究的进度飞跃。

       创新先行,反扎堆 

       两周之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刚刚了诺和诺德公司研发生产的诺和盈(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中国的上市申请。

       此前,司美格鲁肽在中国已经获批用于糖尿病,商品名为诺和泰。在获批之前,已经有人超适应症使用该药用于减重,此次在中国获批减重相关适应症,意味着符合条件的减重人群可以通过合规途径获得该药,这也有望进一步带动司美格鲁肽在全球的销量。

       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化合物专利虽然要等到2026年到期,但是目前已有至少数十个中国仿制药正在临床阶段。

       目前GLP-1类药物在国内竞争火热,除了多家公司在做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类似药的研发之外,国内减肥药物研发布局仍然以GLP-1单靶点为主,部分在该领域布局深厚的公司对GLP-1/GIP、GLP-1/GCGR双靶点,甚至三靶点展开布局,寻求差异化竞争。

       博瑞医药作为多靶点减重药物的后起之秀,其自主研发的GLP-1/GIP双重激动剂产品BGM0504注射液是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GIP(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双重激动剂,属于境内外均未上市的有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化学药品1类创新药。
       目前,BGM0504注射液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而BGM0504注射液在2型糖尿病患者和超重/肥胖患者的II期临床研究盲态下初步结果显示,5mg、10mg、15mg剂量组受试者经剂量滴定给药2~6周后目标剂量给药12周耐受性、安全性良好;各剂量组受试者HbA1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指标均较基线有显著降低,各剂量组受试者体重较基线均有显著降低。
       早在先前完成的Ia期临床试验中,在2.5-15 mg剂量下,经过1至2次给药,健康志愿者平均体重较基线期下降了3.24%~8.30%。BGM0504注射液在2.5-15 mg剂量递增范围内,其暴露量(包括Cmax和AUC0-t)高于等剂量的替尔泊肽,据称BGM0504是替尔泊肽的“加强版”。

       在GLP-1药物大火的背景下,产能也成为竞争关键,诺和诺德、历来两大巨头已在全球加码产能建设,国内也有上市公司有相关动作。

       2023年12月,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网站曾公布《博瑞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化学药品制剂改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报告》显示,此次改建包括新增3.5亿支/年BGM0504注射液产能,用途为“降糖、减肥”,共3条产线。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12日,博瑞医药董事长袁建栋在投资者电话会上指出,亲自试药BGM0504注射液,体重从91公斤降到76公斤

       袁建栋表示:“在安全性上面我倒没有那么大担心。那我说我自己做的药我就自己来试试了,我试了一下,效果还不错。我大概打了差不多两个月,然后就从91公斤就降到了76公斤,这个效果非常明显。”

       两个月减肥30斤,博瑞医药的产品堪称“减肥神药”,而且是董事长“以身试药”,公司10月13日股价猛增20CM,市值单日“增肥”近26亿元。

       10月13日晚间,博瑞医药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BGM0504注射液尚处于研发阶段,同时,公司工作人员回应称“个体情况不能代表临床试验数据”。

       年报显示基本盘稳定

       从博瑞医药近几年的财务数据表现来看,2020年至2022年期间,营业收入分别为7.85亿,10.52亿,10.17亿,受疫情有一定影响增长,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7亿,2.44亿,2.4亿,净利润率不错高于20%。

       2020年至2022年期间,净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55亿,1.76亿,3.1亿,占营收比重高,经营造血能力强劲。巴菲特看中的ROE净资产收益率同期分别为 12.35%,15.89%,12.68%,保持着不错的收益率。

       博瑞医药今年早些时候公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

       2023年营业总收入11.80亿元,同比增长15.94%;2024年Q1季度营收3.4亿元,同比增长11.5%,同为历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博瑞医药2023年原料药合计销售额8.9亿元,同比增长14%,占总营收75%,所以博瑞可谓是原料药强企。

       博瑞医药通过在原料药领域的优势,一直试图建立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来优化产品结构,2019年,恩替卡韦片、磺达肝癸钠注射液和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获批上市,值得一提的是,恩替卡韦片在美国获批上市,让博瑞医药不仅实现了从原料药向制剂的跨越,也参与了海外市场的竞争。
       截至目前,博瑞医药已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注射用伏立康唑、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盐酸西那卡塞片等13款制剂产品(含磷酸奥司他韦不同剂型)获批,其中,恩替卡韦片在2019年敲开美国市场“大门”后,2022年3月又通过WHO的PQ认证,成为全球首家该药通过WHO的PQ认证药企。
       制剂产品的突围,打破了博瑞医药单一领域产品收入结构,且形成了原料药+制剂的上下游全链条产业结构,2020年至2023年,其制剂类产品营收分别为0.36亿元、0.50亿元、1.0亿元和1.38亿元,2021年至2023年增速分别达37.08%、102.46%和37.46%,占主营医药制造业营收比由2020年的4.59%增长至2023年的13.48%。
       持续输出,参与国际竞争。博瑞医药主营收入中,境外营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2023年报显示,主营收入为11.61亿元,其中,境外销售收入为3.97亿元,占主营收入的34.19%。

博瑞医药2023年分地区主营收入情况

博瑞医药2023年分地区主营收入情况

图片来源:博瑞医药2023年报

       尽管境外销售收入约为内销的一半,但值得注意的是,外销成本远低于内销成本,外销和内销的毛利率分别为69.07%和49.39%,按毛利率计算,营收额是外销两倍的内销渠道,为博瑞医药带来的毛利润仅超外销渠道的37.96%,因此,境外市场的盈利能力更强,是博瑞医药的必争之地。
       而博瑞医药的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全链条发展模式,也让其明白,要想拿下制剂市场,原料药必须先行,这也就能解释其在涉猎制剂领域的同时,为何还在大力推进原料药的海外拓展,一举拿下3款原料药的欧洲CEP证书。
     
       高强度研发投入见成效

       博瑞医药这几年连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在研有40个项目,研发人员占总人数25%以上,公司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研发投入分别为1.41亿,1.73亿,2.07亿,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17.93%,16.47%,20.35%。 

       博瑞作为原料药强药企的同时,早已奔波在创新路上,实现华丽转身。

       创新药研发是对时间和资金的双重考验,博瑞医药在初涉创新药领域时,将已取得进展的创新药项目均以技术转让形式获利,毕竟在2018年,其营收仅为4.08亿元,无力负担高额的新药研发投入,且彼时的博瑞医药正在试图通过仿制药制剂打破原料药的单一领域产品结构。

       新药管线已具雏形,三大热点均涉足。如今的博瑞医药,在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全链条战略的发展下羽翼丰满,2023年营收已接近12亿元,在创新药领域已具备自由飞翔的空间,据2023年报显示,博瑞医药推进的创新药项目有4个,分别为BGM0504、BGC0228、PSMA-0057和BGC1201,且涉及时下最火的ADC、GLP-1和核药三大热点。

图3 博瑞医药创新药项目

图3 博瑞医药创新药项目

图片来源:博瑞医药2023年报

       BGC0228与之前转让的BGC0222一样,是靶向高分子偶联药物,能靶向肿瘤组织高度表达的CD44,使药物在肿瘤部位富集,高分子载体也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临床拟开发用于小细胞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实体瘤治疗,目前处于1期临床阶段,125mg/㎡剂量扩展研究已完成13例受试者入组给药。
       BGM0504是博瑞医药自主研发的GLP-1/GIP双重激动剂,属境内外均未上市且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1类创新药,与礼来的专利并无冲突,目前减重和2型糖尿病两项适应症均处于2期临床阶段,据Ia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在2.5-15mg剂量递增范围内所有不良反应均为1-2级,暴露量高于等剂量Tirzepatide,期末随访(第8/15天)平均体重较基线期下降3.24%-8.30%。
       PSMA-0057为放射性药物,尽管目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但博瑞医药的偶联药物技术平台正在向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延伸,随着PSMA-0057的研发进展,博瑞医药将在RDC领域成长起来。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转战创新药信心十足。在制剂产品突围之后,博瑞医药又建立了药械组合平台,重点开发经口吸入、眼科喷雾、经鼻入脑三种类型吸入制剂,据2023年报显示,其研发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已在国内申报,噻托溴铵奥达特罗吸入喷雾剂、噻托溴铵吸入喷雾剂处于稳定性阶段,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处于中试阶段,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已经完成小试。
       此外,博瑞医药在研发吸入制剂产品的同时,以高达6.15亿元的投资额进行相关生产基地建设,截至目前,一期和二期项目投入资金已分别达92.34%和9.27%,其中,一期项目预计在2024年12月可使用。

博瑞医药吸入药物项目建设

博瑞医药吸入药物项目建设

图片来源:博瑞医药2023年报

       产品领域结构的改善,为博瑞医药带来营收增长的同时,也让其在研发投入上更加大方,据2023年报显示,研发投入达2.49亿元,同比增长20.08%,博瑞医药也在2023年业绩快报中明确表示,在营收同比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却同比减少,主要是创新药及吸入制剂研发投入加大所致,其中,创新药投入同比增长32.37%,吸入剂同比增长40.12%,均大幅跑赢研发投入的总体增长率。

       再看看博瑞医药公司其他产品的竞争能力,比如,2023年3月3日,博瑞医药收到国家药监局签发的“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药品注册证书》,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是一款用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单药化疗药,这是一款仿制药,博瑞医药在2019年美国艾立布林化合物专利刚到期,就已经完成了其工艺研发,仅仅时隔4年产品就获批上市,研发能力强可以窥见一斑,这也是迄今为止化学合成结构最复杂的药物,全世界范围内能独立研发的企业屈指可数。

       在去年春节后疯狂甲流期间被抢购一空的奥司他韦,博瑞医药主打的奥司他韦干混悬剂,可用于2周龄-1岁婴幼儿患者的治疗需求,以及1岁-12岁儿童的预防需求,填补市场空白。根据博瑞医药年报披露,奥司他韦2022年销量166.14万盒,较2021年增长1358%,去年上半年数据还未披露,结合今年甲流的疯狂肆掠,以及博瑞医药的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拟中标第八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预计奥司他韦收入会大幅增长。

       结语

       依托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博瑞医药先在高端原料药领域形成显著竞争优势,再借势向下游制剂领域持续突破从而扩大优势,并持续进击创新药领域,从而形成“建立优势—巩固优势—扩大优势”的完美内循环。

       同时,博瑞医药在减重药物上的布局既可以避开司美格鲁肽仿制药赛道的高度内卷,还可以以专利药身份在全球减重市场上分一杯羹。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