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爆发前夕:上半年14项基因疗法获IND进展

爆发前夕:上半年14项基因疗法获IND进展

热门推荐: 基因疗法 IND 罕见病
作者:拉面  来源:医麦客
  2024-07-1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基因编辑技术的日益成熟,基因疗法正逐步从理论探索走向实际应用,为疾病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截至2023年底,全球范围内已有20款基因疗法产品获批上市,其中体外基因疗法8款,体内基因疗法12款,然而这些疗法均为国外上市产品,国内尚未有基因疗法成功上市。

       医麦客新闻 eMedClub News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基因编辑技术的日益成熟,基因疗法正逐步从理论探索走向实际应用,为疾病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截至2023年底,全球范围内已有20款基因疗法产品获批上市,其中体外基因疗法8款,体内基因疗法12款,然而这些疗法均为国外上市产品,国内尚未有基因疗法成功上市。

       从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进展来看,国内的基因疗法领域同样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有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底国内已有30余款AAV基因治疗药物顺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不完全统计仅2024年上半年,就有14款基因疗法相继获批IND。这一连串的积极进展预示着基因疗法可能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爆发前夕,为国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备注:本文所描述的基因疗法不含 CAR-T 等免疫细胞疗法、溶瘤病毒疗法、小核酸药物。

2024年H1基因疗法临床申报进展

▲ 2024年H1基因疗法临床申报进展

(图片来源:医麦客整理,点击可放大)

       在2024年上半年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基因疗法中,众多基因疗法产品管线致力于填补国内尚未得到满足的临床需求。

       例如凌意生物研发的首个针对成人I型或III型戈谢病的AAV基因治疗药物LY-M001、唯源立康推出的国内首款可局部外用的基因治疗药物WG1025,用于治疗大疱性表皮松懈症、以及中因科技研发的ZVS2023e,一款针对由RHO基因变异导致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治疗药物,该疾病在全球在全球范围范围内都无上市药物。

       另外,也有许多产品正在突破技术的难题,追求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例如,金唯科生物的“JWK001注射液”采用创新的“两质粒包装系统”AAV基因治疗技术,有望提升疗效并降低生产成本。而星眸生物的“XMVA09注射液”则是首款双特异性靶点与玻璃体腔内注射衣壳相结合的基因治疗药物,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天泽云泰的VGN-R09b则是国内首款采用AAV递送双基因策略并获准进入临床的基因疗法,为AADC缺乏症和帕金森患者带来了潜在的治疗希望。此外,WG1025还作为国内首款使用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载体作为基因治疗递送工具的生物新药,进一步丰富了基因疗法的递送方式。

       什么是基因疗法

       基因疗法的核心机制在于将正常或具有治疗作用的外源基因导入靶细胞,以替换或修正患者的致病基因。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改变细胞原有的基因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基因疗法最大优势在于其直接做到了“治根”,具有永久纠正致病基因的潜力,能实现“一次治疗,长期有效”的效果。
       基因治疗在治疗方式上主要分为两大方向:体外基因治疗体内基因治疗

       体外基因治疗

       体外基因治疗是从患者体内分离目标细胞,在体外对其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后,再将这些改造后的细胞扩增后回输到患者体内
       这一领域最为知名的上市产品为美国蓝鸟生物(BlueBird Bio)开发的Zynteglo基因疗法,该疗法采用慢病毒载体技术,将携带正常血红蛋白β亚基的基因片段导入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内。这些经过改造的干细胞被回输至患者体内后,能够在骨髓中持续分化成健康的红细胞,从而产生功能正常的血红蛋白,从而治疗β-地中海贫血。
       在2024年上半年获批IND的国产基因治疗中,也有4款针对β地中海贫血的体外基因治疗,其中康霖生物KL003治疗效果优异,而且起效迅速,最后一次输血中位时间为18天。同时患者整体的植入时间比竞争对手大幅度缩短,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13天,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14天。这些数据表明,KL003细胞注射液的临床效果远远优于目前国际上最领先的美国蓝鸟生物及其他同类产品,展现出全球同类最优的潜力

       体内基因治疗

       相较于体外基因治疗,它无需经过抽血再回输的步骤,因此更加便捷,并且在价格上通常更具优势。目前,无论是已经获批的还是正在研发中的基因治疗产品,体内基因治疗都占据了更大的比例。

       不止是罕见病,基因治疗大有可为

       目前,基因治疗的主要适应症聚焦于单基因遗传病(即罕见病)。这类疾病的致病基因清晰明确,且缺乏有效的传统治疗手段,存在着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

       罕见病种类多达 7000 余种,总人数达 3.5 亿人。2015年,中国罕见病患者人数1680 万, 2020 年增至 2000 万人。然而,超过 90%的罕见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基因治疗恰好能够满足这些需求,覆盖这一巨大的市场。已获批的基因治疗药物在β地中海贫血、血友病、脊髓性肌萎缩症等罕见病中已展现出显著的疗效。在上半年获批IND的药物中,高达85%的药物适应症为罕见病。

       然而,基因治疗的潜力远不限于此,它在常见病治疗领域同样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诸如肿瘤、高血压、精神疾病等,均属于多基因疾病范畴,这意味着基因治疗在这些领域也有望发挥重要作用,市场潜力无穷。

       今年上半年,天泽云泰的VGN-R09b成功进入临床阶段。这款治疗产品通过递送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AADC)基因,恢复多巴胺的生成,从而有效治疗帕金森病。这标志着基因治疗正逐步从罕见病向常见治疗领域拓展。

       产品为王,价格高昂也能卖

       然而,基因疗法的高昂价格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截至2024年3月,全球最昂贵的创新药TOP 10列表中,基因治疗药物占6个,且包揽前三。其中,Libmeldy更是以425万美元一针的价格位居榜首。基因疗法的价格难以企及主要是因为其研发制备成本高、罕见病患者数量少、市场规模小等因素。为了获得与常用药物相当的收益,药企往往倾向于提高单价。

创新药销售额TOP 10 

▲ 创新药销售额TOP 10 

       尽管如此,基因治疗药物中仍不乏销售火爆的产品。
       Zolgensma作为一款针对2岁以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的AAV基因治疗产品,自2019年上市以来一直表现出色。尽管其单价高达212万美元/针,但2022年销售额仍达13.7亿美元,2023年销售额也高达12.14亿美元
       Zolgensma的高昂价格并未成为其销售的障碍。这主要归因于两方面:一是脊髓性肌萎缩症在罕见病中相对常见,患者数量众多,临床需求量大;二是Zolgensma产品本身的优势,其治疗过程相对竞品而言更为简单且不良反应较小,毕竟基因疗法只需要一针就可做到“一劳永逸”了。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6月获批上市的Elevidys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为全球首个上市的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基因治疗药物,尽管其标价高达320万美元,但在上市仅2个月后,其业绩便超越了同公司(Sarepta)的另外两款DMD反义寡核苷酸(ASO)疗法。上市近一年来,其销售额已累计达到3.34亿美元,远超华尔街对其的预期。
       Elevidys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DMD临床需求的紧迫性。Elevidys是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硬性疗效证据,而是通过加速审评程序上市的基因治疗药物。与脊髓性肌萎缩症相似,DMD在罕见病中也算较为常见,而目前市面上的其他药物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另外,Elevidys仅适用于4~5岁的患者,这一狭窄的治疗年龄窗口加剧了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毕竟晚获批一天都可能导致孩子错过治疗时机。在这种迫切的临床需求下,FDA最终批准了其上市申请,使其一上市便迎来了销售额井喷。
       可见能够满足临床需求便捷、安全、有效的产品,就算天价也能卖得动。

       结语

       基因疗法正站在爆发的前夕,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拓展,这一革命性的治疗方式有望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我们期待着更多创新基因疗法产品的涌现,满足国内乃至全球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和光明未来。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基因疗法无疑将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支柱,开启一个全新的治疗时代。
      
       参考资料:
       1.网络公开资料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