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信达的下一BCMA CAR-T

信达的下一BCMA CAR-T

作者:不周  来源:生物制药小编
  2024-07-15
信达的在研管线中有一款BCMA-CAR-T—IBI346在推进,这是基于罗氏的细胞技术平台开发的第二款模块化CAR-T,目前由信达旗下子公司信达细胞在推进临床开发。

       信达退出了首款国产BCMA CAR-T的后续开发和商业化。

       近期,信达与驯鹿达成了新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条款,驯鹿生物将按照约定价格购买信达生物在原BCMA CAR-T(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合作协议项下拥有的相关权益。同时,信达生物将按照相同价格入股驯鹿生物,入股后将持有驯鹿生物18%的股份比例。

       不过,信达的在研管线中还有一款BCMA-CAR-T—IBI346在推进,这是基于罗氏的细胞技术平台开发的第二款模块化CAR-T,目前由信达旗下子公司信达细胞在推进临床开发。

       在细胞疗法领域,除了驯鹿之外,罗氏是信达最重要的合作方。在2020年6月,信达与罗氏达成20亿美元合作,利用罗氏的技术开发通用CAR-T和TCB双抗。

       模块化CAR-T

       传统CAR T的识别域为抗原特异性scFv,其介导与肿瘤细胞的直接结合。CAR-T细胞激活依赖于肿瘤细胞抗原和CAR scFv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独立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呈递 (pMHC) 引发的经典T细胞受体 (TCR) 激活信号传导。这种CAR-T通常只能针对单一抗原,T细胞的活性不易受到控制,进而出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毒副作用。

靶向性(嵌合抗原受体)和杀伤性(T细胞)

       而模块化CAR-T中的两大效应功能--靶向性(嵌合抗原受体)和杀伤性(T细胞)是分离的,其靶向性(抗原识别功能)需要通过引入一个桥接分子来实现,桥接分子一端要能结合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另一端要能结合CAR-T细胞。桥接分子通常由抗体或其他类型的高效结合分子构成。

       模块化CAR-T的灵活性在于,可以通过调节桥接分子(是否给药/浓度水平)实现对CAR T体内活性的控制。如,只有桥接分子存在情况下,CAR-T细胞才能有效激活、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桥接分子停止给药或代谢清除后,CAR-T细胞失活。

       模块化CAR-T另一大特点是通用性,其中CAR-T细胞是通用的,而桥接分子可以被灵活更换,理论上,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桥接分子实现对不同的肿瘤抗原的识别/靶向。

       IBI346包括P329G BCMA抗体和P329G CAR-T细胞两个模块,其中P329G BCMA抗体作为桥接分子把P329G CAR-T细胞与肿瘤细胞桥接在一起,P329G CAR-T细胞通过P329G抗体产生靶特异的识别和杀伤效应。

       除了IBI346之外,目前,信达还有一个模块化CAR-T-管线IBI345,靶向Claudin18.2 ,IBI345也包含抗Claudin18.2抗体和CAR-T细胞两个组分,目前IBI345处于临床Ⅰ期阶段。

       比较重视模块化CAR-T-这个赛道前景要属吉利德,2023年11月,吉利德/Kite扩大与其合作伙伴Arcellx的合作范围,对Arcellx的模块化BCMA CAR-T(ACLX-001 )行使了开发权益。

       ACLX-001为Arcellx基于ARC-SparX平台构建的一款BCMA CAR-T疗法,包含了通用T细胞(ARC-T)和针对BCMA的SparX蛋白两个部分。

       SparX蛋白就是其中的桥接分子,其与T细胞表面表达受体相结合部分在肿瘤和健康细胞中都不存在,因此输入患者体内的ARC-T细胞在没有SparX蛋白的情况下没有活性。ARC-T细胞的体内活性可以通过不同SparX剂量和频率进行调整。

BCMA CAR-T疗法

       总体来说,目前模块化CAR-T还处在一个初步的概念验证阶段,尚没有十分具有说服力的临床数据报道,其所拥有的理论优势能否实现落地,后续值得关注。

       参考出处:

       信达官微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