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5岁输注70次CAR-T,脑胶质瘤能否被攻克?

5岁输注70次CAR-T,脑胶质瘤能否被攻克?

热门推荐: CAR-T 脑胶质瘤 神经功能
来源:医麦客
  2024-07-17
胶质瘤是起源于脑实质的原发性肿瘤,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脑病或癫痫发作等。其中,弥漫性中线神经胶质瘤是主要影响儿童的高级别(世卫组织III至IV级)星形细胞瘤,具有广泛侵袭性,呈弥漫性生长,易出现转移和复发,且预后不良。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切除辅以放射治疗和化疗的综合疗法,仍亟需创新治疗方案。

       医麦客新闻 eMedClub News

       胶质瘤是起源于脑实质的原发性肿瘤,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脑病或癫痫发作等。其中,弥漫性中线神经胶质瘤是主要影响儿童的高级别(世卫组织III至IV级)星形细胞瘤,具有广泛侵袭性,呈弥漫性生长,易出现转移和复发,且预后不良。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切除辅以放射治疗和化疗的综合疗法,仍亟需创新治疗方案。

       在华盛顿的西雅图儿童医院,每两周都会有一名5岁的儿童前来接受CAR-T细胞治疗,这种免疫细胞直接注射到大脑周围的液体中。在被诊断为患有弥漫性中线神经胶质瘤后,3年的时间中,他接受了70次CAR-T治疗,其肿瘤缩小并得到控制,而他接受的治疗剂量可能是全球之最。

       对他的治疗负责的是一名肿瘤学家Nicholas Vitanza,每次谈到结果时Nicholas Vitanza都兴奋不已,他意识到这个5岁的孩子的反应是不同寻常的。在Nicholas Vitanza参与的临床试验中,有别的几个孩子也能从CAR-T细胞中获益,但大多数都不像这个5岁孩子那样显著或持久。因此,Nicholas Vitanza和同行正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获得更为普遍性的结果?

       此前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举行的儿科神经肿瘤学国际研讨会上,Vitanza和其他研究人员展示的早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CAR-T细胞疗法可能是儿童致命中枢神经系统癌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不过,这些试验是测试CAR-T细胞疗法安全性的,至于有效性的评估仍需要更大规模的试验来确定。

       CAR-T脑胶质瘤研究进展

       其实对于CAR-T治疗脑胶质瘤的报道并不罕见。近期,国内外也有相关报道。

       今年5月,一篇名为“Phase I Trial of GD2.CART Cells Augmented With Constitutive Interleukin-7 Receptor for Treatment of High-Grade Pediatric CNS Tumors”的文章报道了一款靶向GD2的工程化CAR-T细胞治疗弥散性中线神经胶质瘤的1期临床研究成果。

       GD2即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是神经母细胞瘤免疫治疗的特异性靶点。研究人员在GD2.CAR-T细胞上表达了IL7受体,能够提升CAR-T疗效。入组的11位患者共接受了24次CAR-T注射,并没有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整体安全性良好。10名存在神经功能缺陷的患者中有90%在治疗后神经功能有所改善。C7R-GD2.CAR-T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改善的持续时间高于不含C7R的GD2.CAR-Ts治疗组。前者组别中有88%的患者疾病状态呈现部分缓解(PR)或病情稳定(SD)。

       今年3月,“Locoregional delivery of IL-13Rα2-targeting CAR-T cells in recurrent high-grade glioma: a phase 1 trial”一文报道了截止发文时最大规模的实体瘤CAR-T细胞治疗临床试验,也是对直接向脑肿瘤递送CAR-T细胞的最广泛评估。研究人员运用直接注射到肿瘤部位、注入脑脊液以及同时注射到两个区域以研究IL13Rα2 CAR-T细胞疗法治疗脑胶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临床试验显示,针对复发性高级别胶质母细胞瘤,CAR-T细胞治疗显著延长了生存期。50%患者(29/58)在治疗两个月后病情稳定或改善。在额外周期治疗后,2名患者部分缓解,1名完全缓解,另1名第二次完全缓解。所有患者总生存期中位数为7.7个月,高于预期的6个月,尤其是采用优化工艺并直接向肿瘤及脑脊液注射CAR-T细胞的第五组患者,其生存期延长至10.2个月。

       更早之前,“Intraventricular B7-H3 CAR T Cells for 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 Preliminary First-in-Human Bioactivity and Safety”报道了B7-H3 CAR-T治疗弥漫性桥脑胶质瘤的首次人体1期研究结果。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第一份为弥漫性桥脑胶质瘤患者反复脑室内注射B7-H3 CAR-T细胞的报道

       3名可评估的患者接受了40次输注,没有剂量限制性毒性。1例患者在研究的12个月内临床和影像学持续改善。患者表现出局部免疫激活和持续脑脊液(CSF)B7-H3 CAR T细胞的相关证据。研究数据表明,重复颅内B7-H3 CAR-T细胞给药的可行性,且可能会诱导局部免疫激活。

       而针对B7-H3靶点,国内也有企业也进行了脑胶质瘤相关的布局。拓新天成的TX103就是一款靶向B7-H3的CAR-T,其治疗复发或进展的4级脑胶质瘤的注册1期临床试验已经于今年正式开展,并开始招募受试者。据悉,B7-H3在4级胶质瘤中有接近100%的表达率,在70%的患者中高表达。TX103在此前的IIT研究中,也已经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积极的疗效信号。

       博生吉的TAA06注射液也是一款B7-H3 CAR-T细胞疗法,目前正在进行1期临床研究。茂行生物的MT027作为一种B7-H3 CAR-T,避免了因外源性T细胞与患者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而可能出现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2023年ASCO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7例受试者的疾病控制率(DCR)为100%。

       攻克脑胶质瘤的优化策略

       在CAR-T细胞治疗脑胶质瘤的研究领域,科学家们正不断突破,以期找到更多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随着对肿瘤微环境和免疫逃逸机制的深入理解,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如何进一步增强CAR-T细胞的活性和持久性,同时减少其潜在的副作用。

       一方面,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的引入,使得科学家们能够精准地改造CAR-T细胞,赋予其更强的肿瘤杀伤能力和更精确的靶向性。通过敲除或修饰CAR-T细胞中的特定基因,可以减少其免疫原性,提高其在体内的存活时间,并增强其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到达肿瘤部位。

       另一方面,联合疗法也成为研究的热点。CAR-T细胞疗法与其他免疫疗法(如PD-1抑制剂)、化疗或放疗的联合使用,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提高治疗效果。例如,PD-1抑制剂可以解除肿瘤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使CAR-T细胞更好地发挥作用;而化疗或放疗则可以破坏肿瘤的物理屏障,使CAR-T细胞更容易进入肿瘤内部。

       此外,在输注方式上也可以进行改进,传统的CAR-T一般采用静脉输注方式。但不少研究表明,通过瘤腔注射能够直接将CAR-T细胞送达肿瘤病灶,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同时,减少药物在循环系统中的损失,降低全身性副作用。脑室注射则可以确保CAR-T细胞广泛分布于脑脊液中,覆盖更多的潜在病灶区域,有助于CAR-T细胞穿越血脑屏障,进一步增加其在脑内的分布和存活率。

       总结

       目前,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寻找更加有效的改造CAR-T细胞的方法。Nicholas Vitanza表示“数十年后,医生可能能够从各种各样的疗法中为患者量身定制CAR-T细胞,且未来的CAR-T细胞与现在的一定大不相同”。可见,业内对CAR-T细胞疗法一直寄予厚望。

       参考资料: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2255-2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