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复活”的辉瑞GLP-1,但质疑声不断

“复活”的辉瑞GLP-1,但质疑声不断

热门推荐: Danuglipron 减肥药 辉瑞
作者:wothman  来源:生物制药小编
  2024-07-22
7月11日,辉瑞又将danuglipron重新拿了出来,将原本一天两次的剂型更改为一天一次的优选缓释制剂。但是最近也有诸多业内人士质疑辉瑞的这一做法并不靠谱,毕竟danuglipron本身是一个曾经失败过的产品。danuglipron本身是否靠谱成为了争论的焦点。

       众所周知,辉瑞近年来在GLP-1类减肥药上的尝试非常失败,Lotiglipron和danuglipron两款小分子GLP-1口服剂临床在2023年先后因为安全和耐受性问题遭到了终止,但在上周(7月11日),辉瑞又将danuglipron重新拿了出来,将原本一天两次的剂型更改为一天一次的优选缓释制剂。

       这一消息发布后,引发辉瑞的股价上涨,自消息发布的11日以来,上涨势头迅猛。

辉瑞的股价

       但是最近也有诸多业内人士质疑辉瑞的这一做法并不靠谱,毕竟danuglipron本身是一个曾经失败过的产品。来自业界的质疑声巧妙地与辉瑞增长的股价呈现出相反的态势。danuglipron本身是否靠谱成为了争论的焦点。

       Danuglipron值得担忧的问题

       Danuglipron之前的研发失败主要归因于耐受性问题,给药32周,患者在各种剂量下均出现了显著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和腹泻等。这些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用药体验和依从性,不同剂量组均有50%以上的停药率,而相比之下安慰剂组停药率为40%。

       这一停药率实际上也相当之高,显然这表现出辉瑞并没有做好当时患者的临床设计和管理,患者很容易就会被司美格鲁肽等药物吸引走。

       而在数据方面,虽然当时确实达到了体重减轻的临床终点,但过高的停药率阻碍了这款药物的应用,也使得临床被迫停止,让辉瑞只能去开发一日一次的danuglipron。

       而实际体重减轻比率来看,之前一天2次给药的IIb期试验中,体重的平均下降范围为-6.9%至-11.7%,显然Danuglipron也并不是目前出现的一堆能减轻15%以上的GLP-1多重激动剂的对手(罗氏,礼来,信达)。

       如果减少剂量到一天一次,反而需要担心是否能够达到原本实现的体重减轻临床终点。而接下来就是要和其他同赛道药物比较疗效,例如要和硕迪生物的GSBR-1290,阿斯利康和诚益生物的ECC5004,礼来的Orforglipron,罗氏的CT-996等一系列药物最对比。

       最有趣的是之前辉瑞方面曾经指控锐格医药的RGT-075因为结构相似,抄袭danuglipron。

       虽然后来达成了和解,现在要是被锐格医药的RGT-075数据比下去,岂不是一个复仇者联盟啪啪打脸老东家的爽文故事。(RGT-075的II期减重临床数据预计将在2024年下半年发布,让我们拭目以待)

       而最具有威胁性的还是患者管理和临床设计。

       是否还要选择安慰剂作为临床对照?

       如何保证停药率不会再那么高?

       在大量更好临床数据的轰炸下,患者是否会因为看到其他药物更好的数据,更可接受的安全性而选择中途退出临床尚未可知,这对于辉瑞的临床管理和试验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分析师们的担忧

       古根海姆证券公司的医疗股票研究分析师Vamil Diva指出,辉瑞选择肥胖这一赛道的举措更像是某种绝望的举措,只是试图以某种方式在减肥领域前进。

       事实上也正如Diva担忧的,实际上可以看到辉瑞在过去1-2年间不断经历销售额下滑。后新冠时代褪去了笼罩在辉瑞身上的神话光环,展现出这家药企寻求新管线新收入点的无穷渴望。

       顶级投行Leerink的分析师David Risinger则暗示辉瑞对于未来销售额预测都不一定准确,在2022年12月时,辉瑞预计口服GLP-1的销售额将达到100亿美元的峰值,当时这家公司手上还有Lotiglipron和danuglipron两款小分子口服制剂,倒是在尽力吹捧Lotiglipron,但后来就遇到了转氨酶升高问题,导致Lotiglipron被放弃。

       现在danuglipron即使能够上市,实际上能够达到的销售额峰值也会和当时辉瑞预计的相去甚远。

       David Risinger依据他们自己的模型预计,到2032年,danuglipron的销售额为24亿美元。主要是因为相对于肽和生物制剂而言,制造小分子更容易。

       显然这个数值和辉瑞预估的100亿峰值相去甚远,2032年以后没几年可能就要面临专利悬崖的问题了。

       总结

       总的来说,辉瑞算是在此前的失利中逆风前行,采用一日一次的danuglipron可能是该公司竞争肥胖市场的必经之路,CSO的离职这个时间点的消息倒是耐人寻味。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