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一款国产小分子靶向药,销量封神!

一款国产小分子靶向药,销量封神!

热门推荐: 靶向药 创新药 临床试验
来源:医药投资部落
  2024-08-21
一款国产小分子靶向药,如果仅仅在中国市场就能取得超过30亿人民币的年度销售金额,可以被视为行业神话。
       一款国产小分子靶向药,如果仅仅在中国市场就能取得超过30亿人民币的年度销售金额,可以被视为行业神话。
       在2024年,完全有可能诞生这样的“神话”。
       2024年8月21日,科创板上市的创新药企业艾力斯披露2024年半年报。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5.76亿元,同比增长110.57%;归母净利润6.56亿元,同比增长214.82%。
       艾力斯半年15亿多的收入,主要依靠伏美替尼这款小分子靶向药的销售。
       伏美替尼于2021年3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专门用于治疗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TKI治疗后出现耐药的T790M突变NSCLC患者。
       根据FURLONG研究结果,伏美替尼与吉非替尼相比,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更长,达到20.8个月;特别是在EGFR敏感突变(L858R)和有脑转移的患者中,伏美替尼的表现尤为突出。
       在2022年6月,伏美替尼又被批准用于EGFR敏感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并被写入多个权威治疗指南中。这些指南建议,伏美替尼单药治疗应作为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首选方案。
       从此,伏美替尼开始了销售金额的飙升。
       2023年全年,伏美替尼的销售金额超过20亿元,相比于2022年增长了近3倍,在国产创新药中,这个表现可圈可点。
       在2023年的高基数之上,伏美替尼在2024年上半年的销售金额丝毫没有停滞的迹象,半年销售金额突破15亿的成绩,预示着全年突破30亿已经是大概率事件。       
       这个成绩,已经超过了大部分的抗PD-1单抗在国内市场的表现。
       伏美替尼的大获成功,既因为药物本身的疗效显著,也因为选对了一条细分赛道。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中国最常见的肺癌类型,约占所有肺癌患者的80%-85%。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我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新发病人数,从2014年的64.7万人,快速增加到2022年的84.3万人。
       相关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在市场规模方面,2022年中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药市场规模为542亿元人民币,其中生物药类产品规模为184.8亿元,小分子靶向药类规模为357.2亿元。
       在这个细分赛道,目前国内销量最高的三代EGFR-TKI,应该是来自阿斯利康的进口药物奥希替尼。
       2019年8月,奥希替尼基于FLAURA研究数据被中国NMPA批准用于一线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NSCLC患者。
       有媒体报道,早在2022年,奥希替尼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金额就超过了50亿人民币。
       目前,伏美替尼已经正式发起了向奥希替尼的“头对头”挑战。
       8 月 16 日,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艾力斯登记了一项 III 期临床试验,以评估伏美替尼联合含铂双药化疗对比奥希替尼,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阳性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脑转移受试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