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国家卫健委、工信部、医保局、中医药局、疾控局、药监局6部门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扩大基层药品种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扩大基层药品配备范围。
超100万个基层医疗机构将迎来药品配备井喷期?
根据《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70785个,其中基层医疗机构101623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7177个,乡镇卫生院33753个,诊所和医务室318938个,村卫生室581964个。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备少、上下转诊用药衔接不畅、供应药品不稳定、时常断供,和上级医院信息系统没有互联互通,处方查询、互认共享存在困难等问题,《意见》提出的利好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备的政策包括:
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和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的药品为重点,确定紧密型医联体用药目录,规范扩展基层联动药品种类,且调整周期不超过1年;
建立健全基层药品联动配备使用机制,推动二、三级医院用药目录中的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向基层下沉满足转诊用药需求;
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病用药不受“一品两规”限定;
医保定点的村卫生室配备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病用药基本与乡镇联动,2025年起,乡镇卫生院用药品种与县级医院保持联动。
基层医疗市场密集 释放政策利好
事实上,围绕基层医疗市场,进入2024年以来,高层文件点名、利好消息释放几乎一直未断。
2月3日,2024年中央1号文件发布,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县域内医保基金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比例,加快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近10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在此之前的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积极通过乡村一体化管理实现村卫生室医保结算,在有条件的地方支持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
5月,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持续推动医保工作创新发展的通知》,明确进一步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方便农村居民就医。
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适时优化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研究制定关于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联动管理机制的政策文件。
7月11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国家卫健委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的通知》提出,确保2024年底前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截至2024年4月,全国正常营业的村卫生室有58万家,其中10万家纳入医保单独定点范围,还有32万家村卫生室采取“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乡镇卫生院实现医保报销,全国超72%的村卫生室已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通知同时提出,优化村卫生室基本药物使用政策,根据村卫生室实际需求和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特点,逐步扩大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种类,达到与乡镇卫生院用药衔接一致。鼓励和支持村卫生室优化使用集采中选药品。
集采药品正在风风火火地向基层医疗机构进发。
据赛柏蓝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江西省、湖南省、陕西省、重庆市、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云南省、江苏省、新疆省、海南省、内蒙古等地均在积极跟进集采药品“三进”工作——进零售药店、民营医院、村卫生室(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综合来看,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医保药品、集采中选药品,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病相关用药利好明显。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逐渐全覆盖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处方自由流动
近日,国家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在《旗帜》2024年第10期发表文章,其中提出未来5年是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的关键期,未来将以基层为重点,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在公立医院基本结束大规模扩张、药品销售增速放缓,主流院内市场监管趋严、腾笼换鸟的背景下,基层医疗市场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2023年12月29日,国家卫健委、中央编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
这份文件要求,到2024年6月底前,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到2025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力争全国90%以上的县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县域医共体;到2027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由县级医院牵头,其他若干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组成。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大范围建设对国内医药市场最核心的影响是,根据政策安排,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加强药品耗材管理,实行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实现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用药畅通衔接,目录统一、处方自由流动。
基层医疗市场是否迎来新一轮机遇?
围绕着基层医疗市场,有这样几组数据:
从2013年到2023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总体数量由91.54万个增至101.62万个,10年增加10.1万个。
具体来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由33965个增至37177个,净增加3212个,乡镇卫生院由37015个减少至33753个,净减少3262个,村卫生室由64.86万个减少至58.2万个,净减少66655个。
来自米内网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药品销售市场中公立医院终端占61.3%,零售药店终端占29.3%,公立基层医疗终端(城市社区卫生中心(站)及乡镇卫生院)占9.4%。其中2023年公立基层医疗终端药品销售额达1778亿元,同步增长8.2%,高于公立医院5.2%、实体药店3.6%的增速。
2024年上半年,全国营销终端整体销售额下降1.9%,其中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均下降,城市社区卫生中心/站增长1.2%,回看2023年全年,城市社区卫生中心(站)市场药品销售额达879亿,增速13%,仅次于网上药店30.8%的增速。
基层医疗市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都是企业的苦与蜜之地,既充满政策前景,吸引着企业高举高打的投入,又面临差异性大、开发难度高,投入产出比却不高的现实挑战。
我国医疗市场的实际情况仍然是各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基层用药差异明显,省际间、区域间极不平衡,在基层医疗机构进医保、享受差别化支付政策下更高的报销比例、逐渐放宽药品配备限制等利好下,基层医疗市场是否会迎来新一轮的机遇?
附:全文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