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药明合联遭遇巨额减持,ADC赛道见顶了吗?

药明合联遭遇巨额减持,ADC赛道见顶了吗?

热门推荐: ADC 百时美施贵宝 药明康德
作者:Mc  来源:医药投资部落
  2025-01-14
从2022年开始,国产创新药企业在全球ADC药物领域,狠狠地露了一把脸。仅仅在2023年,就产生了超过10项中国药企向跨国药企授权在研ADC管线的交易,涉及的外企包括辉瑞、默克、GSK、BioNtech、百时美施贵宝 、阿斯利康等全球制药界的新老巨头。

       最近2年以来,ADC药物无疑是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最 具人气的细分赛道之一。

       从2022年开始,国产创新药企业在全球ADC药物领域,狠狠地露了一把脸。

       仅仅在2023年,就产生了超过10项中国药企向跨国药企授权在研ADC管线的交易,涉及的外企包括辉瑞、默克、GSK、BioNtech、百时美施贵宝、阿斯利康等全球制药界的新老巨头。

       其中,百时美施贵宝与四川药企百利天恒之间的一项ADC药物授权交易,以8亿美元的首付款、84亿美元的总交易金额,刷新了中国医药产业的多项行业记录。

       毫不夸张地说,在ADC药物这个细分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了诸多跨国药企的淘金之地,同时中国很可能已经成为了ADC药物最大的技术出口国。

       在这种大背景下,专注于ADC药物的CRDMO的CXO公司,也成为了整体处于下行趋势的CXO行业中,为数不多的亮色。

       以国内专注于抗体偶联药物CRDMO的龙头企业药明合联为例,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65亿元,同比增长67.6%;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175.5%,业绩表现远超预期。

       但是在2025年1月13日,作为从ADC赛道的火爆行情中收益最大的药明合联,却遭遇了主要股东的巨额减持。

       1月13日晚间,药明康德发布公告称,在2024年11月8日及2025年1月10日,通过两次大宗交易,公司累计出售药明合联8600万股股票,约占药明合联当前总股本的7.17%,累计成交金额约24.26亿港元。

       消息传出,药明合联的股价当日暴跌12.42%。

       对于上述减持,药明康德给出的理由十分官方:公司通过出售上述股票资产所获得的现金收益,将用于加速推进全球产能及能力建设,吸引并保留优秀人才,持续强化公司独特的一体化CRDMO业务模式,从而高效满足全球客户和患者日益增长且不断变化的需求。

       其实,截至2024年三季报,药明康德账上尚有现金140亿,是近年来账上现金最为充沛的时期,似乎远远没有到需要通过减持药明合联的股票来增加现金储备的地步。

       从药明合联披露的数据来看,业务似乎仍然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截至2024年6月30日,药明合联手中共有167个综合项目,包括91个临床前项目、47个临床1期项目、17个临床2期项目、及12个临床3期项目,未完成订单金额进一步加速增长至8.4亿美元。

       此外,药明合联有望于2025年迎来首个商业化项目,正式进入商业化生产的全新阶段。

       投资者最朴素的想法是:药明康德作为最为洞悉行业发展趋势的CXO龙头,在药明合联的股价处于高位的当下进行如此巨额的减持,是否意味着ADC行业的投资热情,短期已经见顶?

       目前,虽然ADC赛道景气度极高,但是也确实面临一定的隐忧,靶点过于集中就是市场面临的一大问题。

       相关研报显示,HER2、TROP2和CLDN18.2是国内ADC研发聚焦的热门靶点,其次为B7-H3、Nectin-4、HER3、FRα和EGFR。

       过多的管线扎堆在雷同的靶点上,很容易重复PD-1的故事。

       此外,在DS-8201这种成功榜样的巨大感召力之下,很多人可能忽视了ADC药物研发的巨大风险。

       仅在2023年,保守估计全球就有超过20条ADC临床管线终止了研发,其中不乏MNC等跨国大型药企,而终止原因方面,未达主要临床终点所占比例出奇的高。

       当然,仅凭药明康德的单次减持行为,还不足以得出任何确定性的结论,但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或许不无道理。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