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CXO龙头的盲盒,开出了巨额亏损

CXO龙头的盲盒,开出了巨额亏损

来源:医药投资部落
  2025-02-06
泰格医药作为临床 CRO 龙头,2024 年业绩因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减少而显著下降,其业务兼具 CRO 与投资双重属性,对投资者影响各有不同。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临床CRO企业,从最初的50万启动资金到一度市值突破千亿,泰格医药是CXO行业的神话。

2024年,泰格医药的业绩波动巨大。

根据泰格医药最新的业绩预告公告,其2024年度业绩将出现明显下降:公司营收预计为60亿元至70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73.84亿元,降幅在19%至5%之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8亿元至5.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0.25亿元,降幅在81%至72%之间。

在整个医药行业景气度不佳的2024年,营收出现20%以内的下降,其实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但是净利润出现70%~80%这种大级别的下降,则事出有因。

泰格医药在公告中对于净利润的大幅下降给出了解释: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减少所致。

泰格医药的所谓“非经常性损益”,历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相比于国内其他CXO产业链的公司,泰格医药的业务有巨大的结构性特征:从过往净利润的组成来看,泰格医药是一个50%的CXO公司与50%的投资公司的组合。

巨大的投资类资产所产生的损失或者收益,便是泰格医药年报中“非经常性损益”的绝 对大头。

自2015年开始,泰格医药就不满足于为药企跑腿干活的纯粹CRO业务,开始布局投资业务。

应该说,泰格医药的这个战略布局,精准踩中了历史发展的节奏:在2015年的颠覆性药政改革之后,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大牛市。

在这个过程中,泰格医药对外投资的规模更是急剧膨胀,已经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一级市场举足轻重的投资资金的来源之一。

根据泰格医药2023年的年报数据显示,其账上现有非流动性金融资产高达102亿,其中上市公司股份2.65亿,医药类基金49.06亿,非上市公司股权49.91亿。

这种对于投资业务的大手笔下注,无疑给泰格医药过往几年的业绩带来了巨大的增量效应。

2021年,泰格医药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了创纪录的28.74亿元,这也是截至2024年为止的历史峰值。

但是,在这28.74亿的净利润数据中,来源于投资业务的非经常性损益就高达16.43亿元,占比达到了57%。

从净利润构成的角度而言,这更像是一家投资公司,顺手做一点CRO业务当作副业。

这种模式在顺周期的时候显然可以显著地放大收益,但是在逆周期的时候,则有同样的反噬效果。

根据泰格医药的2024年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为-4.5亿元至人民币-4.3亿元,而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为5.5亿元,非经常性损益减少9.97亿元至9.77亿元。

实事求是地说,在医药投资市场如此萧条的当下,高达100亿规模的投资组合,仅仅产生4亿多的非经常性损益,这个表现已经很优秀了。

但是相比之下,泰格医药在2024年扣非后的净利润(可以理解为来源于CRO业务的净利润),也就8~10亿的体量,4亿多的投资损失,相当于全年一半的活白干了。

很难用单纯的“好”或者“坏”来定性泰格医药的这种模式,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确保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

如果是纯粹被CXO行业"旱涝保收"的特征所吸引的投资者,需要意识到,泰格医药的风险收益特征,并不仅仅被CXO行业所影响,还被一级市场甚至二级市场的波动性和景气度所显著影响。

高达100亿规模的投资资产,其中具体的项目构成并不对外披露;事实上,即使完全对外披露,其中的一级市场项目数量众多,细分行业纷繁芜杂,远远超过了一般投资者所能理解和分析的范畴。

因此,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盲盒,每次打开之后是怎样的结果,很难准确预测。

如果只是想投资一个纯粹的CXO标的,虽然泰格医药是临床CRO行业遥遥领先的行业龙头,但是似乎不是一个理想的可选标的。

但是反过来,如果希望配置一部分和医药一级市场的景气度联动的资产,那毫无疑问可以拥抱泰格医药。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