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医学领域,有一种神奇的 “抗癌武器” 正崭露头角,它就是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ies,简称 BsAbs)。这可不是一般的抗体,普通的单特异性抗体只能识别和结合一种抗原,而双特异性抗体就像拥有 “双重火力”,能同时瞄准两种不同的抗原或抗原表位,在肿瘤免疫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好多领域,都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今天,咱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个 “厉害角色”。
一、发展历程:从概念萌芽到临床应用
双特异性抗体的故事,要追溯到上个世纪 60 年代。当时,科学家们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是能把不同抗体的特异性整合到一个分子里,不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了吗?这就是双特异性抗体概念的雏形。
在早期探索阶段(1960s - 1980s),科学家们尝试用化学交联和杂交瘤融合技术来制备 “双特异性杂交抗体”。可那时候技术有限,做出来的抗体纯度不高,稳定性也差,就像一个还不太成熟的 “试验品”。
到了 1990 年代 - 2000 年代,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给双特异性抗体的发展带来了转机。科学家们利用这项技术,设计出了好多新的抗体形式,像 “双臂” 结构(diabodies)和 “三抗体”(triabodies),这些新抗体稳定性更好,表达效率也更高。1995 年,首个三功能抗体 Catumaxomab 诞生了,这可是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双特异性抗体开始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最近这些年(2010s 至今),双特异性抗体迎来了爆发式发展。BiTE(双特异性 T 细胞接合抗体)技术成熟后,Blinatumomab 等药物相继上市。同时,各种新型结构的双特异性抗体不断涌现,比如 DART、TandAb、CrossMab 等等,它们在肿瘤免疫、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疗方面大显身手。
二、结构解析:独特构造,各司其职
双特异性抗体的设计可不简单,既要能同时结合两种不同抗原,还要保证自身稳定、容易制造,并且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结构,主要可以分成下面这几类:
三、作用机制:多管齐下对抗病魔
双特异性抗体能发挥神奇功效,靠的是这些独特的作用机制:
四、上市药物:对抗肿瘤的 “尖兵利器”
目前,已经有不少双特异性抗体药物获批上市,在抗癌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大致可以分成两类:
下面是一些上市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汇总:
双特异性抗体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新兴力量,已经在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它很可能会给更多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参考文献: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24, 23, 301–319.
Trends in Cancer, 2024, 10, 893-919.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19, 18, 585–608.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