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从83亿到1亿!罗氏的自救样本

从83亿到1亿!罗氏的自救样本

热门推荐: 应对策略 跨国药企 专利悬崖
作者:药咔咔  来源:求实药社
  2025-02-19
文章通过罗氏 Esbriet® 的案例,阐述跨国药企在专利悬崖下的生存博弈,介绍各大药企应对策略及多种应对思路,指出应变力对药企的重要性。

2014年,罗氏以83亿美元天价收购InterMune,一举拿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药物Esbriet®。彼时,这款药物被寄予厚望,与勃林格殷格翰的Ofev®共同开创IPF治疗新时代。然而十年后,Esbriet®年销售额断崖式跌至1亿美元(2024年数据),仿制药的“价格利刃”彻底刺破其市场护城河。这一案例,恰是跨国药企在专利悬崖下生死博弈的缩影。

Esbriet®的沉浮:从明星药到市场夹缝

2014年8月,罗氏斥资83亿美元收购InterMune,抢占IPF市场先机。同年10月,Esbriet®与勃林格殷格翰的Ofev®一同获FDA批准,成为美国首批用于治疗IPF的药物。

罗氏采取精准定价策略,美国市场年费用高达9.4万美元,欧洲则因医保体系差异采取渐进式定价。得益于这一布局,Esbriet®在2018-2022年间年均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

然而,2022年核心专利到期,仿制药迅速涌入, 2023年Esbriet®销售额大幅下降至2.29亿美元,2024年更是跌至1亿美元,市场份额急剧缩水。面对仿制药冲击,罗氏并未硬碰硬,而是精准拆分市场,出售Esbriet®美国市场权益,保留利润率更高的非美市场。

与此同时,罗氏果断调整研发战略,自2023年第二季度起,罗氏新增了24项资产,并淘汰了34个项目,将资源集中于那些成功率更高或市场潜力更大的项目,以提升研发效率和投资回报。

面对市场剧变,罗氏的策略并非简单撤退,而是精准切割与价值重构,以最大化保留竞争优势。

仿制药来袭,跨国药企如何破局?

如果说专利是创新药企的护城河,那么专利到期就是城门洞开的时刻——仿制药厂商蜂拥而至,以低至原研药20%的价格席卷市场。对于跨国药企而言,如何在“专利悬崖”前后保持竞争力,已成为生死攸关的命题。

Fierce Pharma数据显示,2025-2030年全球将有超过2300亿美元的药品步入专利到期周期,而跨国药企应对方式各异:有人“法律硬抗”,有人“科技突围”,也有人“战略撤退”。罗氏(Roche)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药物Esbriet®的调整,正是这一生存博弈的鲜活案例。

从83亿美元的豪掷收购到区域性剥离,罗氏在Esbriet®的取舍间展现了极高的战略弹性。这不仅关乎一款药物的兴衰,更映射出跨国药企在专利悬崖下的进化路径。

专利悬崖下的五大攻防战:跨国药企各显神通

Esbriet®的案例只是一个缩影,全球MNC们在面对专利悬崖时,各自找到了不同的突围方式。

辉瑞(Pfizer)——立普妥(Lipitor)

辉瑞在专利到期前五年启动“Lipitor 2.0”计划,通过支付保险公司回扣、向患者提供折扣卡等策略延缓仿制药替代。并剥离非核心业务成立Viatris。

诺华(Novartis)——格列卫(Gleevec)

诺华采取"软着陆"策略,推出二代(Tasigna)和三代(Iclusig)药物延续产品线,并聚焦高壁垒领域。

默沙东(MSD)——顺尔宁(Singulair)

顺尔宁专利到期后,默沙东大幅调整战略,将资源倾斜至PD-1抑制剂Keytruda,至2023年销售额达250亿美元,同时大力发展HPV疫苗Gardasil 9。

赛诺菲(Sanofi)——来得时(Lantus)

面对生物类似药冲击,赛诺菲推出Toujeo(超长效胰岛素)稳住市场,并大举进军罕见病。同时,退出中国胰岛素集采,专注高端市场。

艾伯维(AbbVie)——修美乐(Humira)

艾伯维先以专利战延缓仿制药上市,再通过价格捆绑绑定JAK抑制剂Rinvoq,最后推动Skyrizi(IL-23)+Rinvoq组合替代修美乐。

这些策略各有利弊,但本质上都围绕“如何在专利到期前后最大化利润”展开。

专利悬崖下的多维应对:药企的灵活策略

面对专利到期的挑战,药企如何应对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考量。在这场博弈中,一些常见的策略浮现出来,但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唯一选择”。

一种思路是通过产品的升级与生命周期管理,探索新一代产品或剂型的可能性,以延续市场影响力;另外,市场策略调整,如降价、折扣或与保险公司谈判,也可能帮助药企在竞争中争取一段缓冲期。另一方面,法律战和专利壁垒的建立,不失为争取更多市场时间的一条路径。此外,也有药企考虑通过业务剥离,集中资源向高利润领域进军,或者通过管线升级与业务转型,寻求新的增长动力。

这些策略并非孤立,而是可以相辅相成,帮助企业在专利悬崖下找到持续发展的空间。关键在于药企如何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结语:创新药时代,没有“永恒的护城河”

Esbriet®从83亿收购到1亿收入的抛物线,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仿制药的围剿下,没有药物能永居神坛。但罗氏的“切割-聚焦-重生”策略,亦证明危机中的药企仍可重构竞争力——甩掉包袱、押注未来、拥抱技术革命,或将成为穿越专利悬崖的三把钥匙。

未来,唯有将“应变力”刻入基因的企业,方能在生物医药的生死竞速中,将每一次悬崖危机,转化为涅槃重生的跳板。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