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肽类药物:现状、进展与未来展望

肽类药物:现状、进展与未来展望

热门推荐: 疫苗研究 药物递送 肽类药物
作者:Jeff Wu  来源:抗体圈
  2025-03-12
文章概述肽类药物在治疗、递送、疫苗等方面的市场与临床试验进展,探讨开发关键领域、技术及面临挑战与展望。

本文将概述肽类治疗药物、递送平台和疫苗的当前市场和临床试验进展。通过文献分析,探讨肽类药物开发的关键研究领域,并着重介绍肽类药物的结构修饰原则,以及筛选、设计和递送技术的最新进展。新型肽类治疗药物,包括肽 - 药物复合物、新型肽类疫苗和创新的肽类诊断试剂的加速发展,有望推动疾病治疗方案迈向精准定制的新时代。

关键领域

 

精准定制的新时代

一、肽类药物的发展历程与市场现状

自 1922 年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肽类药物正式登上医学舞台。发展至今,全球已有近 100 种肽类药物获批,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等诸多领域。从市场数据来看(图 8a展示了部分 GLP-1 激动剂的销售情况),肽类药物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以司美格鲁肽为例,其不同剂型在 2024 年的销售额相当可观,这充分反映出市场对肽类治疗药物的强劲需求。通过对 2005 - 2024 年文献的分析(图 3),可以发现该领域的研究热度不断攀升,美国和中国在肽类药物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其中,癌症研究逐渐成为肽类药物开发的关键领域(图 3b),这也为攻克癌症难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关键领域

二、肽类药物的特性与优势

肽类药物具有诸多独特优势。它的特异性极高,能够精准地作用于目标,极大地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不良影响;免疫原性低,引发人体免疫反应的概率较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在大规模生产上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然而,肽类药物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在体内稳定性差,容易被快速降解,导致生物利用度较低,这使得许多肽类药物目前只能通过皮下注射给药,给患者带来了不便。

三、肽类药物的递送平台创新

为了解决肽类药物的局限性,科研人员在递送平台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研究

1.肽 - 药物偶联物(PDCs)

PDCs 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递送平台,它由细胞靶向肽、连接子和细胞毒性有效载荷组成。形象地说,细胞靶向肽就像是 “导航仪”,能引导药物精准地找到肿瘤细胞;连接子起着连接和控制药物释放的作用;细胞毒性有效载荷则是 “战斗武器”,负责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目前,已有一些 PDCs 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表 5展示了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多种 PDCs),例如 Lutathera 用于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Pepaxto 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不过 Pepaxto 因疗效问题退出了美国市场。此外,像 SNG1005 和 AEZS - 108 等在研的 PDCs,分别在治疗脑转移癌和前列腺癌方面展现出了良好的前景。

CPPs - 工程化纳米载体

CPPs - 工程化纳米载体

2.CPPs - 工程化纳米载体

CPPs(细胞穿透肽)可以帮助药物顺利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发挥作用。虽然目前相关产品尚未获批上市,但科研人员通过将其与靶向肽结合等方式,不断提高药物递送的精准性。在针对心脏疾病和跨越血脑屏障的药物递送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进展。
四、肽类药物在各治疗领域的应用进展

1.糖尿病治疗

在糖尿病治疗领域,肽类药物不断推陈出新。从最初的胰岛素,到如今的 GLP - 1 受体激动剂,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例如司美格鲁肽,经过结构修饰后,不仅实现了口服给药,而且只需每周服用一次,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还有替尔泊肽,作为双靶点激动剂,在控制血糖和体重方面表现优异(图 8b对部分 GLP - 1 激动剂的相关信息进行了展示 )。

2.癌症治疗

肽类药物在癌症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抗癌肽(ACPs)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还能作为疫苗激活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像天然抗癌肽 Apicidin,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合成或修饰的抗癌肽,如 Octreotide、Bortezomib 和 Motixafortide 等,已获批用于癌症治疗,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此外,肽类在肿瘤诊断方面也有重要应用,例如\([^{68}Ga]Ga - DOTA - TOC\)和 Illuccix® 等放射性药物,能够帮助医生更精准地定位和诊断肿瘤。

3.心血管疾病治疗

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肽类药物作用于多个靶点。例如作用于 G 蛋白偶联受体的 GLP - 1 受体激动剂,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对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作用于利钠肽受体的 Nesiritide 和 Carperitide 等药物,可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作用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肽,则有助于降低血压。

4.抗感染治疗

由于抗生素耐药问题日益严峻,抗菌肽(AMPs)成为了研究热点。AMPs 具有抗菌活性高、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像 Daptomycin、Dalbavancin 和 Rezafungin 等,都是已获批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抗菌肽药物,还有一些处于研究阶段的药物,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5.抗新冠病毒治疗

针对新冠病毒,肽类药物的研发也在积极推进。例如 Paxlovid®,它由 3CL 蛋白酶抑制剂和低剂量 Ritonavir 组成,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和死亡风险。此外,还有一些针对新冠病毒 S 蛋白和 3CL 蛋白酶的肽类抑制剂正在研究中,有望成为抗击新冠病毒的新利器。

6.其他领域治疗

肽类药物在消化系统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罕见病、骨科代谢疾病和偏头痛等领域也有应用和研究进展。比如在消化系统疾病中,部分肽类药物可用于控制胃肠道出血和治疗肠道疾病;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科研人员尝试利用肽类干预 β - 淀粉样蛋白的聚集;在罕见病治疗方面,Trofinetide 用于治疗 Rett 综合征,Zilucoplan 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Teduglutide 用于治疗短肠综合征,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骨科代谢疾病中,一些肽类药物有助于促进骨形成,治疗骨质疏松;在偏头痛治疗中,针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药物,如 Ubrogepant 和 Rimegepant 等,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五、肽类疫苗的研究进展

在疫苗领域,肽类疫苗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传统疫苗相比,它安全性更高,质量更易于控制,还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虽然目前尚无肽类疫苗获批上市,但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许多针对肿瘤特异性抗原的肽类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表 7展示了相关临床试验信息) 。

肽类疫苗具有独特的优势

六、推动肽类药物发展的关键技术

1.展示文库技术

展示文库技术是发现新肽类药物的重要手段,包括噬菌体展示技术、细菌展示技术、酵母展示技术、哺乳动物细胞展示技术和无细胞展示技术等。这些技术各自具有优缺点,相互补充,能够快速筛选出与特定靶点结合的肽,为肽类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2.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在肽类药物研发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它能够辅助设计和优化肽类药物,显著提高研发效率,加速新型肽类药物的发现。

七、口服肽类药物的挑战与突破

口服肽类药物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因为肽类药物在胃肠道中容易被降解,且吸收效果不佳。不过,科研人员通过结构修饰,如采用 D - 氨基酸取代、脂质化、PEG 化和环化等方法,以及改进制药配方,如使用渗透增强剂、开发新型载体等,在口服肽类药物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表 8列举了部分已获批的口服肽类药物及其递送策略)。

获批的口服肽类药物及其递送策略

八、肽类药物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肽类药物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免疫原性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生产成本也需要降低。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我坚信肽类药物在未来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