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医保局发出《呼和浩特市关于集采药品“三进”行动生产企业报名的通知》。
该通知明确,呼和浩特市将开展集采药品进“零售药店、民营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行动(简称集采药品“三进”行动)。现启动生产企业报名工作,报名参加集采药品“三进”行动的生产企业需承诺按中选价格及时足量向“三进”行动单位(零售药店、民营医疗机构、村卫生室)供应集采药品,相关产品将动态公布并鼓励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希望各生产企业积极参与。
通知指出,有意愿的企业可申请参与集采药品“三进”行动药品清单及承诺书,填写并加盖公章后于2025年3月24日至2025年3月28日提交。
事实上,该市于3月6日发出《关于公布呼和浩特市集采药品 “三进”行动药品目录(第一批)的通知》,并公布了该市集采“三进”第一批药品清单(详见年末表格),以及民营医院及零售药店、村卫生室推荐配备药品品种清单(第一批)。
呼市第一批集采“三进”药品共479个品种,包括26类病理分类,其中,消化道和代谢方面的药物、内科用药、心血管系统、血液和造血器官药涉及品规数量均超过200个,是集采“三进”的重点类别。
如下表所示:
涉及664个生产企业,其中,齐鲁、科伦、华海三家企业品规数均超过20个;此外,石药欧意、成都倍特、通化东宝、福安、湖南科伦、豪森等企业也超过10个品规。毕竟都是仿制药大厂,过评数量多,集采中选的品规也多。
品种数量多,利于在基层市场形成规模效应,各种类型的品种相互搭配,可以满足基层医疗机构大多数常见病、慢性病的用药需求。
品规数超过10个药企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集采“三进”药品范围是总的清单,结合不同用药终端,“三进”的用药范围或者推荐配备的范围并不一致。
比如,民营医疗机构的推荐配备范围为224个品种,占呼市集采“三进”药品总数的46.76%,但涉及用药领域只有8个,分别是:消化道和代谢方面的药物、内科用药、心血管系统、全身用抗感染药、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药和性激素、外科用药、皮肤病用药等8个领域。
在零售药店及村卫生室板块,有133个药品,药品数量不多,仅占“三进”药品总数的27.77%,但涉及的用药领域较为广泛,包括心血管系统、全身用抗感染药、消化道和代谢方面的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呼吸系统等24个用药领域,覆盖范围占此次“三进”26类的92%,远超民营医院30%的用药领域覆盖率。
不同的终端,有不同的用药特点。民营医疗机构多为专科医院,用药偏专科,因此药品涉及的病种不多;而村卫生室需要的是针对慢性病常见病的全科用药,零售药店也面对的是大众常见健康需求,因此用药范围较为广泛。但村卫生室药品使用量不大,且订单分散,因此涉及的药品数量不多。
药企在申报参与集采“三进”,应当结合以上特点,加以研判,考虑适当的产品组合针对不同终端需求,必要时还得引入其他企业的品种形成相互补充的产品矩阵。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