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外媒消息,专注长效口服制剂开发的生物技术公司Lyndra Therapeutics已经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停止运营,旗下60名员工将因此失业。
比较有趣的是,这家公司的新CEO在今年1月才刚刚上任,然而上任才2个月公司就此倒闭实在有些让人意外。
而且,这也不是这家公司2年来第一次更换CEO,在2023年时,公司就已经完成了一轮领导层变动。
按理来说,这家成立了有10年的Biotech公司,本身出自于名门(分拆自MIT的Robert Langer教授团队,就是那位Moderna联合创始人之一),投来合作的大药企也不在少数,公司融资都到了E轮,而临床也开展到了III期,今年1月III期临床的疗效已经证实,只差III期长期安全性研究的资金。可偏偏临门一脚,这家Biotech却破产停运了。
依从性革命
Lyndra的核心技术是LYNX®药物递送平台,本身是一种胶囊设计,胶囊内含折叠星形结构,吞服后胃酸溶解外壳,星形臂展开至直径3-6cm,避免进入肠道,持续释放药物后降解排出。
而这一平台的技术转化产生的核心资产就是LYN-005(长效利培酮口服制剂),利培酮是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活性成分为利培酮,口服后部分代谢为活性产物帕利哌酮。
LYNX®平台通过专利缓释技术,将利培酮制成每周口服一次的制剂(LYN-005)。其技术优势在于:
①平稳血药浓度:避免每日服药导致的峰谷波动,减少副作用风险。
②依从性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药依从性仅约26%,有74%的患者在18个月内停药,每周给药可显著提高用药持续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一种“依从性”革命。
定位是否有些别扭?
理论上来说,就算是新上市被寄予厚望的新一代精神病药物——M1/M4毒蕈碱受体调节剂KarXT也不会和LYN-005产生巨大的市场定位冲突,因为KarXT主要改善的是传统利培酮等药物的副作用,但是仍然存在需要每日两次服药的依从性问题。
然而,LYN-005的定位实际上有些别扭。这可能牵扯到患者到底是偏爱长效的口服剂型,还是更偏爱更长效,但是需要注射的剂型。
例如,LYN-005假如未来上市,就有可能和另外一种长效制剂棕榈酸帕利哌酮产生市场定位冲突。
如上文所述,利培酮作为母体药物,需通过肝脏代谢生成帕利哌酮才能发挥治疗作用,帕利哌酮的优势则在于几乎没有肝代谢负担影响,患者几乎不需要检查肝功能,理论上长期治疗的安全性更佳,不过需要检测注射相关血脂代谢风险。而利培酮更为广谱,有可能治疗躁狂发作、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
强生最早开发了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注射剂(如棕榈酸帕利哌酮酯注射液),2009年便已经推动1个月长效剂型Invega Sustenna®上市,后续更通过技术迭代推出3个月(PP3M)和6个月(PP6M)长效剂型。(2015年PP3M版在美上市,2021年PP6M版在美上市)。
虽然是注射剂型,但是3个月和6个月一次的给药便捷性显然比一周一次的停药间隙更长,对服药的患者来说更有利。
在这种情况下,LYN-005的给药优势似乎是那些害怕打针,能自主口服药物的患者。由于缺乏相关市场调查,对于LYN-005的未来市场前景似乎是不明朗的。
而目前来看,LYN-005长期服药的安全性数据是否靠得住仍然要打个问号。临门一脚,融不到钱,说明这几年资本对于LYN-005这样的管线也没有容忍度了。
参考来源: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104163052/en/Lyndra-Therapeutics-Announces-Positive-Data-from-Pivotal-Phase-3-Study-with-Oral-Weekly-Risperidone-LYN-005-for-Schizophrenia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