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全国中成药集采联采办发出《关于公布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中选品种供应清单的通知》,该通知的发出,标志着第三批中成药集采中选结果即将落地实施。按此前官方解读,中选结果预计4月份执行。(供应清单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
今年2月10日,湖北医保服务平台官网挂出《关于公布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中选结果的通知》,该通知由全国中成药联采办所发,正式确认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中选结果、以及首批扩围接续中选结果。
此次公布中选品种的供应清单,说明了在中选结果清单层面完成了技术性的转化,也就是将代表品的中选结果转化为企业可以供应的具体中选产品(细化到剂型、规格、包装)。
此次全国联采涉及第一批中成药集采的接续和全国扩围,以及第三批中成药集采纳入的新品种,两个批次共37个采购组54个品种175个药品,有4.2万余家医药机构填报了历史采购量和需求采购量,涉及超300亿元的中成药销售市场。
2024年12月30日,在湖北召开现场报价信息公开大会,共有387家企业、510个代表品参与现场竞争,297家企业、373个代表品中选,中选率达75%。中选剂型规格齐全,当前临床使用的主流产品大多中选,可有效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从总体看,中成药降幅比起化学药集采算是相对温和,但对于相比前两批中成药集采来看,形势就不那么乐观,一些厂家品种为求中选,价格断崖式下跌。
比如,清开灵注射剂降幅是最惨烈的,最高降幅96%、次低价降幅也到93%;双黄连注射剂也降了90%以上;此外,地榆升白、丹参、保妇康降幅也都在80%以上。进入2024年末,在经历了第十批国采之后,想不到价格一向温和的中成药集采,也出现了降价潮,满满的求生欲。
未中选、流标组的处理:不得超过中选品种采购量的10%
第三批中成药集采为何有部分企业报出极低的价格?或许与未中选品种的处理方式有一定关系。
此次中成药集采,在对未中选、流标采购组特别“关照”,这些品种采购量不得超过中选品种实际采购量的10%,以至于企业评估此次集采时,不得不跟标,否则后果很严重。方案明确:
采购周期内,未中选产品和流标采购组药品均纳入联盟地区监控管理,按照有关文件要求纳入价格风险处置范围。医疗机构采购同采购组未中选产品不得超过中选产品实际采购量的 10%,价格低于中选产品最低值的未中选产品不纳入执行情况考核范围。未中选产品和流标采购组药品具体管理办法由联合采购办公室另行发布。
采购量的分配方式,也决定了企业的报价策略
除了未中选品种面临的限量后果外,由于集采的原则是量价挂钩,企业报出较低的价格才会获得相应充足的采购量,否则即便中选也意义不大。
按采购量分配规则,医院报量若为直接中选企业,降幅最高的中选品种能够获得100%的采购量,而议价中选、增补中选、复活中选的品种获得的采购量分别为70%、60%、0%。
而剩余的采购量将作为待分配量,由医疗机构按顺序分配,鼓励医药机构优先选择质优价宜、临床认可度高、基本药物属性的中选产品。复活中选企业的产品不纳入上述待分配量的分配范围。剩余待分配量由医药机构从中选企业“供应清单”中自主选择。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