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行业的发展历程中,药物之间的竞争贯穿始终。从减肥药物市场的激烈角逐,到癌症、心血管病等重大疾病治疗领域的 “药王” 争霸,每一场较量都不仅关乎药企的商业利益,更与患者的健康福祉紧密相连。这些药物对决推动着医药技术的进步,也重塑着医药市场的格局。
减肥药物之争:诺和诺德与礼来的 “巅峰之战”
当下,肥胖治疗领域成为生物制药竞争的 “主战场”。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和礼来的替尔泊肽(tirzepatide)在这个潜力高达 1500 亿美元的市场中展开激烈争夺。
诺和诺德凭借先发优势,其司美格鲁肽早在 2017 年就获批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商品名 Ozempic),2021 年又获批用于慢性体重管理(商品名 Wegovy) 。礼来的替尔泊肽则稍晚进入市场,2022 年获批用于 2 型糖尿病(商品名 Mounjaro),2023 年获批用于肥胖症(商品名 Zepbound)。尽管入局较晚,但替尔泊肽凭借更高的减肥功效逐渐缩小与司美格鲁肽的差距。据 GlobalData 制药分析师 Costanza Alciati 分析,二者安全性相似,给药途径和频率也相近,不过替尔泊肽在减肥效果上更胜一筹,且治疗过程中肌肉量流失更少。目前,诺和诺德依靠先发优势和全球市场布局仍保持微弱领先,但其对手礼来凭借积极的商业策略,迅速拓展市场,已在多个主要市场推出替尔泊肽,并抢先在印度上市 Mounjaro,这场减肥药物大战仍胜负难料。
癌症药物对决:默沙东 Keytruda 逆袭百时美施贵宝 Opdivo
在肿瘤治疗领域,默沙东的 PD - 1 抑制剂 Keytruda 与百时美施贵宝的 Opdivo 之间的竞争堪称经典。2014 年,Opdivo 率先获批上市,凭借更广泛的适应症,初期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2015 年销售额远超同年获批的 Keytruda。
然而,默沙东凭借更出色的临床试验成果和关键的肺癌治疗适应症获批,实现逆袭。如今,Keytruda 已成为癌症治疗的基石药物,获批适应症超 41 个,2024 年销售额高达 295 亿美元。相比之下,Opdivo 的市场表现逐渐黯淡,2024 年销售额仅 93 亿美元。不过,百时美施贵宝并未放弃,2025 年 1 月推出皮下注射剂型的 Opdivo,且其在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治疗方面的获批,为这款药物赢得了新的市场机会。
心血管药物较量:Eliquis 力压 Xarelto
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由百时美施贵宝和辉瑞联合开发的口服抗凝药 Eliquis,与拜耳和强生合作推出的 Xarelto 展开激烈竞争。
Eliquis 自获批十多年来,市场表现强劲,2024 年销售额同比增长 9%,达到 133 亿美元。而 Xarelto 虽早一年获批,但市场份额逐渐被 Eliquis 超越。研究表明,Xarelto 在临床应用中,与 Eliquis 相比,会显著增加患者发生严重缺血或出血事件的风险,全因死亡率也更高。尽管目前尚无头对头的临床试验对二者进行对比,但 Eliquis 凭借更优的临床价值,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上风。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比拼:Leqembi 与 Kisunla 的艰难角逐
历经数十年的研发困境,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终于迎来 Leqembi 和 Kisunla 这两款新药的竞争。Biogen 和卫材联合开发的 Leqembi 率先在 2023 年 1 月通过 FDA 加速审批上市,并于同年 7 月获得完全批准,引发行业轰动。但随后其销售预期多次下调,市场推广面临挑战。
礼来的 Kisunla 在审批过程中遭遇波折,2023 年 1 月 FDA 以数据不足为由拒绝其加速审批申请,直到 2024 年 7 月才获批上市。目前,两款药物都面临着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影像学异常(ARIA)副作用的困扰,市场接受度也有待提高,这场竞争的最终走向仍不明朗。
免疫疾病药物对抗:Humira 与 Stelara 的 “暮年之战”
在免疫学领域,艾伯维的 Humira 和强生的 Stelara 曾是两款重磅药物,但如今都面临着专利到期和生物类似药竞争的挑战。
Humira 曾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最畅销药物,2022 年销售额达到 212 亿美元的峰值,但 2023 年失去关键专利保护后,销售额大幅下滑,2024 年不足 90 亿美元。Stelara 在 2023 年达到 108.6 亿美元的销售峰值后,2024 年也有所下降。这两款药物作用机制不同,Humira 靶向 TNF - alpha,Stelara 作用于 IL - 12 和 IL - 23,但在治疗银屑病关节炎、斑块状银屑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适应症上有重叠。一项头对头研究显示,二者在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效果上差异不显著,这也使得它们在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
在淋巴瘤治疗领域,艾伯维与强生联合开发的伊布替尼(Imbruvica)和阿斯利康的阿卡替尼(Calquence)同为 BTK 抑制剂,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小淋巴细胞白血病(SLL)等适应症上展开竞争。目前,伊布替尼凭借更广泛的适应症和市场推广,销售额略高于阿卡替尼。但阿卡替尼增长势头迅猛,2024 年销售额同比增长 24%,且在套细胞淋巴瘤(MCL)等临床治疗上表现出色,逐渐缩小与伊布替尼的差距。
这些药物对决是医药行业发展的缩影,每一场竞争都推动着药企不断创新,为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案。随着医药科技的持续进步,未来还会有更多 “药王” 诞生,续写医药史上的精彩篇章。
参考来源:
https://www.biospace.com/business/five-biggest-drug-face-offs-in-pharma-history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